从心理动力学来讲,人人都有攻击性。攻击性是人的一种重要内驱力,但人们的攻击性往往会释放在家人身上,因为攻击家人是相对安全的。
所谓客体关系,主要指人际关系。按照客体关系理论,客体关系安全的时候,人才有安全感你和原始客体—主要的养育者之间的关系模式就会成为你现实中的关系模式。简单用一句话描述:你被对待的方式,会成为你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人从一出生就有攻击性,因为他要通过这种方式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如果这种攻击性没有被父母(尤其是母亲)接纳,就会给这个人造成很多问题—要么会压抑需求,内化为对自己的攻击,要么就会把攻击性慢慢变成一种补偿性的对外攻击而人获得的满足感越多,攻击性就越弱。
当我们了解了家庭中发生的各种攻击性事件都是需求得不到满足、缺少联结导致的,那么,我们就懂得如何更加关注家人,尊重他们,觉察他们的感受,并创造更多与对方的联结和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