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跟着成语学《道德经》第三章

跟着成语学《道德经》第三章

作者: 朱红东 | 来源:发表于2024-09-01 18:00 被阅读0次
使民无知无欲

关键词:

虚心实腹 弱志强骨 无知无欲

【导言】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讲“盖道家者流,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清、虚、卑、弱,道家思想的四大核心,在本章就体现了两点:虚、弱。

本章也是历来道家思想被人垢病最深,误解最多的证据之一。“弱其志”,是消极的人生态度吗?“使民无知无欲”,是教统治者愚民政策吗?我们来一一正本清源。

虚其心 实其腹

面对社会上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的乱象,老子还是借圣人开药方。

社会上所谓的尚贤能,其实如上章的不善,即伪善,不贤,是刻意人为的制造和装岀来的。虚有其名,无才无德。

圣贤有什么不好?可做不到,便会想方设法地去包装,盲目跟风,不择手段去争,乌烟瘴气。

世上有难得之货吗?天价茶叶,万元郁金香,不都是炒作出来的嘛!奇珍异宝不是不好,而是以此为贵、为珍,结果就是勾起人的偷盗欲。

弱其志 强其骨

欲,是人基本需求以外的东西,粗茶淡饭甘之若饴,可非要天天法国大餐、满汉全席才叫吃饭,那就叫见可欲啊

上面三种乱象扰乱民心,败坏风气。如何治这三种病?圣人之治(药方):

虚心实腹、弱志强骨、无知无欲

虚掉人心的贪欲、贪婪,少欲,使百姓满足基本温饱,追求小康生活为目标。

让筋骨变得柔软有韧性、气血活、经络通。如春天的柳条,富有弹性,充满生机,活力满满,朝气蓬勃。

无知,不要有争名夺利的想法,是少一些算计、巧伪、小聪明、套路;无欲,不要有贪念,少一些虚荣心,返朴归真。不要炫耀自己比别人懂得多,自以为是比别人优秀、聪明。过正常生活,不攀比。

为无为,则无不治,要强而不逞强,示弱而不软弱,遵道贵德,谨言慎行,不逞能,不汲汲功名。坦坦荡荡,光而不耀,君子如玉。如乔布斯言“求知若渴,虚心若愚”,多好!

无为而治

相关文章

  • 开始练字,坚持打卡3

    道德经 第三章 尝试中……

  • 听《道德经》讲座

    上午练完瑜伽,朋友说有个《道德经》的讲座,拉我去听。跟着学霸,层次立马提升,听《道德经》! 大益茶坊组织的活动,在...

  • 《修道途中》五十九——《道德经》学习“得”与“失”

    从2018年开始读《道德经》,刚开始是跟着陈琴老师的歌诀乐读法,轻松快乐的走进了《道德经》,略知大意,这是第一次学...

  • 给女儿的信|Day19:人有自然而然的动力

    境萱: 今天是周三,每周三晚上妈妈都安排了道德经与家庭教育研学营的线上课,今晚洪新老师来讲第三章。 第三章,你也读...

  • 「成语图谱」再升级,「今日成就」显神奇!

    “成语学堂”新增:今日成就、成语列表 今日成就:实时分析成语学情,指引学习方向和最佳路径。 成语列表:分类归并成语...

  • 聚焦产生力量,分散没有力量

    【日精进第29天】 一、【学~勤学】 ①日常课诵 诵读《道德经》第三章和注解一遍,《京瓷哲学》第三条,《定位》序二...

  • 《道德经》成语

    玄之又玄,功成不居,和光同尘, 天地不仁,天长地久,上善若水, 金玉满堂,功成身退,目迷五色, 宠辱若惊,视之不见...

  • 《道德经》成语

    成语 天地不仁 解释 天地无私,在天地看来,万物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 出自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

  • 《道德经》成语

    成语 上善若水 解释 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出自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

  • 《道德经》成语

    成语 宠辱若惊 解释 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以小失大,患得患失,无论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 出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着成语学《道德经》第三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ic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