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发现,我参与学习的课程《静悄悄的革命》发布过关成绩了。轻轻点开文件夹,闭上眼睛,深呼一口气,越过“优秀”,越过“良好”,来到“及格”线,依然不敢往下翻。不是我胆小,而是因为我知道,上个学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付出了多少:打卡,好像只有1次还是2次;最关键的是书读得云里雾里。《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慢慢读好像还能摸得着头脑;《论对话》就完全“飘了”。虽然每次作业都完成了,但每一次作业都是一次“登青藏高原之旅”——缺氧,每次作业的提交都是“提心吊胆”,生怕被批个“体无完肤”。虽然有七次作业有三次八十分以上,但内心还是无丝毫把握。而且作业的得分与我想象中的总是“背道而驰”。特别是最后的过关作业,看到郝老师发出来的优秀作业,更是深感自己阅读的浅显,内心又多了一分惶恐。这是我读书有史以来第一次,再加上联想到郝老师一贯的严厉,我几乎已经做好了不过关的准备,但内心又是多么渴望能过关啊。
我慢慢地移动鼠标,轻轻地往下拉,天啊,我的名字“赫然”出现,太好了!我可以想象我脸上的笑容。 我是幸运的,不是吗?!但回过头看,我这样都能过关,那是不是说纯理论的书籍,我是可以慢慢读的,虽然不是全懂,但是可以学的,信心陡然暴涨。告诉自己,不要怕,理论书是挺难学的,但也不是“难于上青天”,不是搭了一个“台阶”吗?要相信自己!回过头看,才发现,平时作业得八十多分,原来是很不错的成绩。
今天很高兴,接下来准备《发展心理学》的学习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