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咳嗽论(一)

咳嗽论(一)

作者: Ceci灯火阑珊 | 来源:发表于2020-10-01 12:00 被阅读0次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

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帝曰:愿闻其状。

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于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很多人只要一咳嗽,就会想到用川贝炖梨。那么,川贝到底是什么样的药物呢?川贝,性微寒,也有说寒凉之物。味甘平,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的功效,用于热症咳嗽,如风热咳嗽、燥热咳嗽、肺火咳嗽。川贝误用,导致寒邪闭滞的情况,明显要多于其他的中药物。

多特瑞香薰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孩子,到了秋天,就开始咳嗽,缠绵一冬天,然后开春就好,每次遇到这样的孩子,我都会问用过什么药,结果,回答是全都用过川贝类的药物。比如,在外感寒邪的初期阶段,用了川贝炖梨,或者是中成药川贝枇杷止咳糖浆等等。

现在您去药店,只要说要咳嗽药,店员多不分寒热,就推荐这个川贝枇杷止咳糖浆,导致很多人受害,我觉得这个情况应该需要改变的。

我不是说这个药物不好,川贝枇杷止咳糖浆也是好药,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但是这是清热的凉药,里面的枇杷叶也是凉的,放在外感寒邪初期,就用错了阶段了。我们要知道一个道理,就是药物本身并无好坏,用对了,就是好药,用错了,就会害人。比如用对了大黄,可以救命,。用错了人参,也会杀人,这是中医的名言。

这个川贝的事情,我遇到过很多次,但是,还是见到太多的人因此而受害,大家一定要记住,是在有燥热的时候,才用川贝,比如舌质红,脉数,痰黄,鼻涕黄,咽喉肿痛,这是热证,在热证的时候,有其是带着干燥的症状的时候,更适合使用川贝,而寒证的时候,这个川贝会耽误病情的。

节气与咳嗽

而我即使用川贝,我也很少用川贝炖梨,而且我用川贝的量不会太多,量一定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离开了量去谈疗效,这也是不负责任的。当然,在日常保健的汤方里,没有太过严格的要求,但是如果是用来治疗的,就要另当别论!

又有许多人问,那受寒咳嗽刚起,需要用什么?

我的回答很简单,就是我经常向大家介绍的方法,用陈皮六克、苏叶一克,泡水代茶饮。陈皮和苏叶的药性是温的,可以暖肺散寒,一般喝一段时间,身体自然会将寒邪排出。

此时,做一个推拿,泡澡,艾灸刮痧,或者开出了个温阳宣肺的汤方,加上赋活呼吸香薰,则会更加有效。

止咳汤方之一

相关文章

  • 咳嗽论(一)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 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帝曰:愿闻其状。 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

  • 咳嗽论(二)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此《内经》明训。立秋、处暑、白露三节气为湿土主气时。若伤于湿,湿气内合人身之脾,即时便表现...

  • 明清中医家治咳嗽方法

    秋冬是咳嗽高发季节,把之前学习过的中医治疗咳嗽理论在此转载温习一下,非常有实践指导意义。 王纶《明医杂著·论咳嗽证...

  • 论小儿咳嗽的食疗

  • 哮咳

    哮咳诊断:①日久咳嗽(超过15日);②咳嗽成顿,有发作性;③一般治疗效果差;④以哮论治取效者;⑤致病史及家族史

  • 咳嗽艾灸辨证论治!

    (1)肝火犯肺:气逆作咳,咳嗽时胸肋引痛,咽喉干燥,烦咳口苦,舌苔薄黄 施灸方法:泻肝清肺。艾条灸穴位火力可较大,...

  • 论与咳嗽抗争的过程

    接连几日的忙碌,有点疲惫不堪,整天呆在空调房里加上调理室的暖气,嘴唇已干裂起皮了好久。每晚用蜂蜜护理也没...

  • 中医上关于成人咳嗽的一些解释及认识

    中医讲究辩证论治,我们要关注的是病因病机,也就是导致咳嗽的原因是什么,针对原因去处理,而不是针对咳嗽本身这个症状去...

  • 严冬,孩子内热咳嗽多痰,每天喝一口,管两三年咳嗽少反复

    《伤寒论》里面记载过:,竹菊清,止咳且平喘。冬季的时候孩子最容易咳嗽,在古代的时候,郎中经常把竹菊清给家人治咳嗽,...

  • 从肝论治咳嗽2例!

    咳嗽应该是治疗的比较多的一个疾病了! 从肺,从脾,从肾治疗的不少!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也! 但从肝治疗的相对较少!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咳嗽论(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pm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