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大戏中,王允登场的时间不长,却是个戏份很重的人物。这个出身名门身居高位的汉末名臣,用三年时间的潜伏隐忍,暗中聚集反董力量,成功策反吕布,一举刺杀董卓,登上人生巅峰。但此后不到两月,却被反杀,迅速跌落神坛,一手将东汉推向了覆没的深渊,造成悲剧的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王允的固执己见。
固守体制内手段解决问题
有人说王允“书生误国”,四个字只对了两个。误国不假,可王允却不是一个文弱书生,本人其实也是很能打的。王允少时就以卫青、霍去病为偶像,读书不忘坚持习武强身,骑马射箭不在话下。在当豫州刺史期间也是上过战场,指挥过地方军与黄巾军的作战的。
但王允久居朝堂为官,毕竟不像董卓发迹于行伍,手握重兵,发展出自己的军事集团,说到底王允还是一个体系内的官僚。
董卓带兵进京,换掉天子,就已经是掀桌子的玩法了。在之前大家在朝堂玩的是政治斗争,最出格的不过就是暗杀袭杀。但董卓一来,直接换牌,依靠武力玩起了军争。大家都是聪明人,明白变天了,不是搞政争的年代了,现在该手握枪杆搞军争。
只有王允还认不清形势,以为除掉董卓后,可以跟以前一样通过操控朝堂,来挽回局面,上纲上线地杀一个文官蔡邕并不能立威,掌握兵马的各方势力早已可以不用再和王允这样的老油条玩儿体制内心眼儿了。王允这个官僚体系培养出来的官僚,习惯在体制内用权术计谋处理问题,但在体制外斗争,就变得非常无能了。
我们再来看曹操,起初也想刺杀董卓来达到目的,但他的斗争手段明显比王允低不少段位。失败后,曹操却能迅速调整思维,脱离体制自建体系,最终将杀了王允的李傕诛灭。
身份不是错误,关键是处理问题的思维,不能被身份限制住。
听不进他人意见错失良机
董卓死后,他的西凉军懵圈了,如同丧家之犬般,降的降逃的逃,五大嫡系中郎中三位被王允收编,剩下两位死于自相残杀,董卓生前那庞大恐怖的势力已在弹指间如烟灰般散落,剩下的同样陷入了崩溃的状态,但这部分人的力量依然不能被忽视,在关中各处还保留着十万以上的人马。
那么王允对于剩下的西凉残部是什么意见的?脑回路清奇的王司徒,祭出了骚操作。
首先否决了吕布等人提出的两个不错的建议:赦免招抚和全部做掉。
对于前者王允给出了理由是他们无罪何来赦免一说,赦免等于给西凉残部加了个大恶的罪名,会让他们更加惶恐?所以还不如不赦免,走程序解散。对于后者则是犹豫不决。
其后又否决了让关东联军控制西凉军的提议,理由是人家关东联军是平定董卓之乱的义军,你让他们再驻守险恶之地吃苦受罪,岂不是让他们受到了亏待,不能够啊。
既不用快刀斩乱麻,又不用招抚买人心的王允,其实并没有打算采取放任不管的政策,只是他以为剩下的西凉军,已经成不了大气候,优势在我不足为惧,不用作为头等要务来抓,这个问题老王我要慢慢想,一定要想出个绝妙的上上策,但历史只给了他不短短到两个月的窗口期。
在王允固执己见下,西凉残部既没被赦免也没被消灭。这样的处理手法,反而让已成惊弓之鸟的李榷、郭汜等人更加惶恐。不明真相下谣言四起,迅速席卷整个凉州,到最后传播成王允不仅想解散凉州兵,还要杀掉凉州所有人,人心更加不稳。
李傕和郭汜这时也没想起兵,派了代表向王允请求赦免。可王允却固执的执行自己的不赦政策,拒绝了和解请求,既然对手已经认怂了,王允更加轻视他们。
在众人绝望准备跑路之时,有着三国第一“毒士”的贾诩跳了出来,指明了方向:咱们不跑,杀进长安,学习董老板,控制天子,左右天下,能成就是赚,不成再跑也不赔。
这一下为李傕他们打开了一扇窗,照亮了本已黑暗的去路。西凉残兵们顿时又燃起斗志,干了!又不是没干过,既然王允不容他们,自己就杀出一条生路来。
对两汉正史尤精通的清代学者钱大昭,这样评价王允:汉室之亡,不亡于贾诩,而亡于王允之一言也。
如果换了是曹操、刘备,处理起敌人的残部来,那绝对是连哄带骗赶紧收编过来再说。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断而不断,必有后患,优柔寡断又固执己见的王允要为自己的错误买单了。
李傕、郭汜在很短时间攻陷了长安,王允及家人被全部杀死,仅有两个侄子逃脱。原本就威信尽失,在风雨缥缈中摇摇欲坠的东汉朝堂,在李傕、郭汜两个疯子的折腾下,名存实亡了。
最后历史君说:
王允被杀的悲剧大原因非常多,如不掌握军权、不收买人心等等。但关节是自身固执己见,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形势比人强,你就得主动适应。李光地对王允评价道:守节秉义,而才不足以济。或许在汉朝大厦将倾的局势前,王允的才能不能力挽狂澜中兴汉室,但如果懂得变通,人生结局不至于如此悲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