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张良的保身之术

张良的保身之术

作者: b62666aba399 | 来源:发表于2020-01-14 16:02 被阅读0次
        张良作为汉初三杰之一,帮助汉高祖刘邦夺取天下,被封为留侯,死后追封为文成侯。他寿终正寝,相较于其他和他同一时代的功臣韩信等人,他的下场是好的了。那为何他可以独善其身呢?他又是怎样做到的呢?

        张良,是刘邦身边的第一谋士。他追随刘邦之后,处处表现出他的政治远见和高超谋略。他为刘邦出了很多计谋,刘邦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刘邦对他的评价他是“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他可以说是功高劳苦了,等到刘邦称帝,作为大功臣,刘邦封赏诸将,让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却说“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张良是一个聪明的人,他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在群臣邀功的情况下,他“不敢当三万户。”;他以多病为由,闭门不出;他说“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于良足矣。”;他学辟谷学之术,行道引轻身之道;他还扬言“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了张良的急流勇退,明哲保身。他那么聪明,难道真的会相信有神仙的存在,想要修仙吗?他只是极其了解刘邦,深深地知道刘邦好猜疑,只能共患难,不能共享福这个道理,于是早早的退出朝政,向刘邦表明了自己对他没有任何威胁。所以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并没有张良的身影。

      在刘邦年老时,他极度宠爱戚夫人,甚至有废除吕后的儿子太子,立戚夫人生的儿子赵王如意为太子的想法。吕后非常惊恐,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人给她提议求助于皇上信任的留侯张良,吕后就派遣人去找留侯张良。张良于是就让吕后去诚恳地聘请四个人来帮助太子。这四个人分别是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他们隐居在山中,不问世事。因为这四个人认为皇上对人傲慢,所以这四个人皇上不能招聘来。在这四个人来了以后,要把他们当做贵宾一样对待,让他们时常跟随太子入朝,让皇上见到他们。皇上见到了他们,一定会询问。皇帝知道这四个人的贤能,这对太子是一种帮助。有了这四个人的帮助,刘邦最终没有更换太子。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太子继位,吕后把持朝政。吕后非常感激张良,在张良行辟谷之术,不食五谷时,便宣他入宫,竭力让他进食。在高祖刘邦去世八年后,张良去世,谥号为文成侯。他的儿子张不疑袭封为侯。

        张良是汉初三杰中唯一一个得以寿终正寝的人,他识时务,不重名利,敢于急流勇退,他了解刘邦,所以他选择明哲保身,这说明他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相关文章

  • 张良的保身之术

    张良作为汉初三杰之一,帮助汉高祖刘邦夺取天下,被封为留侯,死后追封为文成侯。他寿终正寝,相较于其他和他同一...

  • 论张良的保身之术

    张良是在汉朝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毕竟是那个时期智的象征,也是被人神化漂浮云雾里的一个人,而在汉朝建立之后,许多能臣...

  • 萧何,曹参,张良,陈平的保身之术

    萧何、张良、陈平都是智谋之士,也都是功勋卓著的西汉开国功臣,在他们一生中,既有被重用的时候,也有受怀疑的时候。有...

  • 保身之智者——张良

    “夫运筹帷幄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是2000多年前刘邦对一位谋士的最高赞赏。我们都知道随着刘邦(其他...

  • 论张良、萧何、曹参、陈平的保身之术

    汉初的功臣之中韩信是唯一一个被杀的人。可是汉初的功臣张良,萧何,曹参,陈平等都没有死,为什么呢?他们先别有什么保身...

  • 保身之术

    陈平,他没有被杀的原因有三点。有忠心,有才华,与刘邦关系平衡,够不成威胁。 陈平对自己的犯得过失没有一丝...

  • 汉初三杰的命运(之张良,萧何的保身之术)

    刘邦即位后在洛阳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战胜项羽、夺取天下的原因:“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

  • 简明汉书(四十)美誉甚过之张良

    张良后人,至孝文时即除国。可见孝文手段,虽日文而实帝王之杰。张良虽高,只能保身难保其子,可见萧何送宗族从军、治僻地...

  • 《萧何保身之术》

    萧何一直是刘邦的好友,从刘邦起义开始就一直跟随着,不离不弃 可谓是感情很深 后来,韩信被诬为谋反,当时刘邦率兵出...

  • 他们的保身之术

    一、萧何 萧何是西汉开国第一功臣,但在追随刘邦的过程中,也曾数次因为权力太大而受到刘邦的猜忌。对于刘邦的猜忌,萧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良的保身之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xm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