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一上大学,我便一头扎进了图书馆。
望着一排排的书,脑海中便浮现出横扫清华图书馆的钱钟书,于是,暗暗发誓,我也要读完这里所有的书。
有了这个目标,激动万分,吃饭都恨不得拿着一本书。
没过3天,才读完了第一本,一盘算,心想要完,照此速度,压根不可能读完两栋大楼的藏书。
年少就是轻狂,没作多想,咬着牙继续读了一个月,然后彻底绝望了,我只读完了十本不到!
怎么办?
奉旨学习更改计划,既然有些书我看不懂,也没有兴趣,那我就读完自己喜欢的。
结果就是读了一堆小说和杂志,纯粹变成了消遣。
这时候,开始学习经济学,发现有时候会听不懂。于是,转移读书方向,捧起了曼昆,弗里德曼,还有《牛奶可乐经济》。
三个月过去了,读书笔记做了一个本子,可是,却没怎么整理,没有输出,很难记住呀,经常是水过地皮干,笔记都不想翻。
果然不以自己的需求,梳理思路,输出文章为目的的阅读,都有可能是无效的。
我也开始务实,只读对自己有用的,并在QQ上写起了文章。
但一个学期过去了,还是只读了几十本,加起来连一个书架子都没读完!
我也渐渐明白,如果想比别人读得更多,只有两个方法:要么增加阅读时间,要么提升阅读速度。
时间我已经给了,那就要提高速度了。
我开始根据目录,快速定位到有价值的部分,扩大视距,将视线放在中间,一目十行,找关键词。
并重点精读自己折页的地方,整理笔记。
一年过去了,我的专业课名列前茅,也可以和老师探讨了,也能在同学面前炫耀装X了。
然后,我决定不去图书馆了,因为发现自己懂得太多,做的太少,按朋友的话说就是——眼高手低,都是嘴劲!
也终于明白:阅读只是技术,践行才是出路。
从此,我踏上了写作和实践之路,也许,这就是阅读的本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