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中,苍鹭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感觉怎么样?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蛤蟆与我们平时一样,只是简单的认为这就是一句问候语。所以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挺好的,谢谢。”
但是苍鹭却是把它当做一个严肃的问题,在等待蛤蟆的回答。
此时的蛤蟆有点不知所措了,因为从未有人关注过自己的感觉。
我们生活中不也是一样吗?有了高兴的事儿,你就要笑,要不然别人说你不解风情,却没人关心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遇到生气的事儿,你不能哭,不能表达愤怒。哭,别人说你不听话。表达愤怒,别人说你不懂事儿。
就像前几天小刘同学在日记中写到,明明是自己的生日,蛋糕却被表弟表妹们抢了去;明明生日这么令人期待,让人高兴的日子,舅舅送了一份试卷;难得有亲戚送了红包,却被父母没收……
我小时候也经常遇到这样的事儿,明明是自己最喜欢的一件衣服,妈妈问也不问,给了别人;明明自己最喜欢吃面条,却被妈妈以“这是剩饭为由”霸占很多年……
无论是小刘同学,还是幼时的我自己,没有人在乎过我们的感受。父母认为应该高兴就得高兴,父母认为不好就是不好。
当然说这些并不是谴责父母,而是想要改变自己和孩子的相处模式。(经过了这两年多的学习,已经能够理解,父母也只是自然而然地,把他们从父母那里习得的模式传递了下来。)
昨天晚上,闺女说要穿绿色的裙子。我说没有冬天穿的绿色裙子啊,她说她知道是哪个,然后就忙着和小伙伴玩了,我也没当回事儿。
谁成想,她早上一睁眼就说要穿绿色裙子。我说那是夏天穿的,现在不能穿。实际上我看着不好看,已经扔了,实际上这两年经常见到冬天穿着纱布裙子的小女孩。
不敢跟闺女说扔了,只好说不能穿。闺女躺在床上开始无声地抽泣,平时她不是这么说不通道理的孩子,可能今天太想穿裙子了吧。
我跟她商量晚上去买一个更漂亮的,她说不行;
我说给她找一个别的裙子穿,她说不行。
看着他咋也说不通,就想着急,但还是想可能也怨自己,首先不该扔孩子的裙子,再就是共情孩子的情绪:“你可想穿那条裙子了?”她点点头。
“妈妈都给扔了,所以你很伤心,很生气?"“嗯。”
“妈妈知道错了,以后把妮妮的东西放好,行不行?”
“嗯”
“那咱今天晚上就去买新的 ,行吗?”
“行”
终于说通了,看来,孩子的感觉挺重要,共情,就是承认孩子的感觉是正确的。你可以生气,可以伤心,妈妈陪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