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内在都有小孩吗?
一个人看书就能发现内在的小孩吗?
都能帮助和内在的小孩和解吗?
带着诸多的疑问翻开这本书,想见识一下自己的内在,是否真的有这样一个小孩存在,如果有,试一试能否真的与其和解呢?
从11个方面检视自己的内在:
1.是否莫名其妙的有被控制的感觉?
2.是否经常感到愤怒悲哀或一片混乱等的负面情绪,这些压抑的情绪导致你变成一个对生命缺乏热情的人。
3.是否无法正常拒绝别人一方面渴望亲密关系,一方面又在逃避?
4.是否对他人感到低信任不安全,对自己感到低自尊,低自信,无价值?
5.是否渴求完美,经常对自己不满意,因而导致焦虑拖延?
6.是否特别害怕他人的怜悯或靠近习惯性的逃离近距离的接触?
7.是否常常陷入过度警觉的状态中?
8.是否突然出现离线状态,无法控制自己回到现实中?
9.是否总是觉得不安全,害怕被抛弃,害怕孤独,害怕失败?
10.是否常常压抑自己,导致内心经常出现沉默的愤怒?
11.是否习惯性强迫自我,独立要求自己完成任何事情,对获得他人帮助没有信心?
……
认真梳理自己的情绪,挖掘自己内在小孩的样子, 希望能真正认识他,发现他,接纳他。
特别害怕他人的怜悯或靠近,习惯性逃离近距离接触——这是我自己内在小孩的形象。
习惯性强迫自我,独立要求自己,完成任何事情对获得他人的帮助没有信心——这是我内在小孩的又一个形象。
这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吗?
即便衣食无忧,即便生活稳定,即便当下的日子过得安逸,仍然莫名其妙地担心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
有时候觉得是鸡汤文看多了,意外和明天不知道那一个会随时降临。
于是常常忐忑不安,这样的焦虑有用吗?没有用,那为什么要焦虑呢?
思前想后,渐渐让心安定下来。
但老之将至却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在向老而生的日子里,究竟如何做才能给自己的老年增加一些安全感?
储备一定量的金钱,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有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些都是自己能把控的,尽力去做,对老年生活会有帮助。
不喜欢与人近距离接触,近距离会招惹是非以及别人的八卦,那是自己最讨厌也无法接受的,更不喜欢别人的怜悯与同情。
于是常常逃离近距离接触。
这是我内在小孩的样子。
为什么喜欢逃离近距离接触呢?
一方面怕别人发现自己的软弱,因此不想把真实的自己暴露在别人的视野中。
另一方面不想看到别人的怜悯与同情,这样的感情容易让人产生深深的自卑。
近距离接触会产生其他正向的情绪吗?也许有,但为了逃避,便果断舍弃了所有可能产生的情绪。
于是喜欢一个人独处,享受自由自在的独处时光。
一开始以为能够享受独处,是一种真正的勇敢。
翻开这本书,才深深感到自己内在坚硬的盔甲。最有力的应该是最柔软的,那份坚硬的盔甲所保护的应该是脆弱。
这份脆弱就是内在小孩本来的样子。
他是我生命的一部分,陪伴了我50年。不喜欢,不接纳,常常因此耿耿于怀。
常常莫名其妙的烦躁不安,莫名其妙的伤心甚至落泪,原来都是内在小孩在困扰着自己。
为了突破这个坚硬的铠甲,不断向外拓展自己,希望看到更多的可能。
向内看,与内在小孩和解容易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