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继续向西,从楚雄彝族自治州,往大理白族自治州前进。
大理,是此次行程中,最想去的地方。
对大理的初印象,来自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那时的大理还是一个边陲小国。
大理的茶花,苍山雪,洱海月,上关风,下关花......
风花雪月四景:上关风吹下关花,洱海月映苍山雪。
路上阿梅讲了大理的历史由来。
大理之前,云南属于南诏国,那时是唐朝。
而大理,基本上是与两宋并行的时期。
大理又称银都,所产的银子纯度最高,据说清朝的时候,十两大理的雪花银,可换二十六两的官银。
正因为其质地最好,大理所产的雪花银便成了贡品。
据说,这银子是可以直接入口吃的,当然不是当饭吃,而是被制作成各式餐具:银碗,银箸,银杯,银盏......
古时候还有以银试毒的说法,想来用的应该也是这种银子吧。
一路上,又是晴雨两重天。时而风雨交加,时而艳阳四照。中间在云南驿服务区休息了半小时。
两边的山越来越高,高速路只有两车道,左弯右绕,时而便要穿过一条隧道。
不过,总的来说,这路比川路还要好走些。一是隧道少得多,二是弯道也柔和得多。
阿梅说,这条高速路已经是云南最好的高速路了,其前身便是著名的滇缅公路。
说起滇缅公路,就不得不说说其起源。
滇缅公路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那是我国抗日战争期间的一条生命运输线。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实施封锁。这时,急需修一条公路,打破封锁线。
当时,当地的男人大多上了战场,留在家里的只有老弱妇孺。但就是这二十多万的老弱妇孺,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修筑了这条生命通道。
山地崎岖,没有任何机械,完全靠人工,就算是青壮年男子,要修好这条路,也得付出极大的牺牲,更何况这支修路队伍的主体只是些妇女儿童和老人!
不等我的思绪从这条英雄之路的历史中走出来,我们便看到了苍山。
在看到苍山的第一眼,我便突然间明白了这个苍字来历。“苍”有青色的意思,也就是草的颜色,其引申义为青黑色,没错,第一眼看到苍山,它就是青黑色的,山顶上云雾缭绕,犹如仙境,云雾之下,那片青黑色的山体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苍山是一条山脉,有诸多山峰,而非一座山,远远看过去,峰峦叠嶂,总体呈南北走向。
苍山在西,洱海在东。
洱海虽名为海,实则只是一个面积比较大的湖泊,其四周被诸多山脉环绕,蓝天白云,苍山翠峰,波涛汹涌,远远看过去,还真有点看海的感觉。
这一天的时间,就一 直在围着洱海转圈。在各个角度,各个方位欣赏苍山洱海的风光。
乘坐游艇在洱海上转了一圈,于洱海上观苍山,更是别有一番滋味。苍山在西,如一道青黑色的屏障,横亘南北。
于洱海东岸观苍洱,在车上观苍洱......
就这样,看了一天的苍山洱海,终于过足了瘾。
我想看的大理,是历史上的那个大理,但现在却找不到踪迹了。
所以第二天(24号)到达大理古城的时候,除了城门和信古建筑之外,完全没有古城的感觉,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琅满目的商品,反倒更像一个现代的商业街。
没有改变的,只有那些自然景观,那些山山水水。
再见,苍山。
再见,洱海。
有缘下次专门来大理呆几天,寻一下古,访一下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