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864713/fa84b99083fe6828.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64713/99656d1f810086e4.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64713/31ba8637b3dd6154.jpeg)
石婆婆姓芮,原名芮氏娘,系明代洪武年间礼部尚书陈迪小儿陈珠的乳娘。
关于芮婆婆(氏娘)的传说,还要从明朝的“靖难之役”说起。
史称“靖难之役”是朱元璋四子朱棣与朱元璋的长孙朱允炆争夺皇位,朱棣后成了明朝第三位皇帝。
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同年登基为帝,建号永乐,成了明朝第三位皇帝。
明朝第二位皇帝 建文帝朱允炆(朱元璋长孙,朱元璋的长子逝世后被继位明朝第二位皇帝)则在一把火烧毁皇宫后不知所踪,乃成为千古谜案。
朱棣夺取皇位后,立即着手清除那些曾经反对他登基做皇帝的人,主要就是清肃建文帝的旧臣。但朱棣很仰慕建文朝礼部尚书陈迪(安徽宣城人)的才华横溢,欲续用陈迪为新朝的栋梁,陈迪回应:“我是高皇顾命辅佐大臣,不知其他。”尔后抗声不语,宁折不屈。后来朱棣灭了陈迪的三族,其中六个儿子,七个孙子。陈迪被剐刑二百多刀,宗族180多人被牵连流放;陈迪妻子及女眷被逼自缢身亡。
从诛杀大臣方孝孺(先帝的忠臣)十族开始,一场破历史记录的惨剧就此拉开序幕,史称“壬午殉难”,礼部尚书陈迪等忠臣多人及家族也在这场浩劫中遇难。
那是一个人人自危的年代,芮氏娘却不顾自身性命安全,在官兵抄家時,她机智地将陈迪只有五个月大的小儿子陈珠藏匿于沟中,躲过一劫。
这件事一方面说明了陈迪家平时待芮氏娘不薄,另一方面也证明芮氏娘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奇女子。
随后,芮氏娘带着陈珠开始了逃亡生涯,天子脚下南京终归不安全,他们在南京短暂躲避后,来到山东邹县偏远的西双村,: 八年后,陈迪当年的仇家告密,朱棣知道此事后,考虑到当時社稷已经稳固,对老幼妇孺赶尽杀绝影响也不太好,便把芮氏娘和陈迪幼子陈珠,发配到了登州府蓬莱县(今山东省蓬莱市)。
现在的石婆婆小区(石婆婆庵)在南京三牌楼和蓬莱振阳门各有一个。当年芮氏娘婆婆被迫冒着自身的生命危险带着陈迪的最小的儿子陈珠,后定居在山东蓬莱,那不是仙境,当年是极其荒凉的流放边疆海防地。
芮氏娘在艰苦的环境中,终身未嫁,抚养着小主人,芮氏娘替张员外家做佣人,让陈迪的幼子陈珠就读当地最好的私塾,张员外得知陈珠的身世后,对小陈珠疼爱有加,将自己的独生女玉兰嫁于陈珠,芮氏娘深知官场的险恶,劝陈珠不入仕,打消了陈珠出头做官的念头,陈珠把毕生精力放在了培育后代成才。忠臣陈迪的这支独苗在山东登州繁衍生息。
朱棣逝世后,陈迪得以平反。陈珠后代都有建树,曾有陈梦贾、陈鼎、陈其学先后考中进士,官至湖广道贤察衔史、陕西巡抚、刑部尚书等官职。 芮氏娘的义举受到百姓尊崇,她一生乐善好施,晚年更加善良。去世时,有几百乞丐赶来送葬。百姓将其视为弱小儿童的恩祖和保护神,称她为“慈神”婆婆。
芮氏娘生活过的南京、山东等地,都曾建有供奉她的庙宇,由于其雕像是一尊石质的老婆婆,所以人们亲切地称她为“石婆婆”,其实她就是“慈神”芮氏娘婆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