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的品格》第四章--5.自我效能感,恰当激励赞赏

《孩子的品格》第四章--5.自我效能感,恰当激励赞赏

作者: 徐Ares | 来源:发表于2022-01-24 16:04 被阅读0次

在这本书序言和开篇的时候,就说到积极心理学,不是一味的唱赞歌说好话,也不是所有的心灵鸡汤都是积极心理学,所以这这里,我们特意在激励和赞赏的前面加上了恰当两个字,这两个字意义深远。

恰如其分的激励和赞赏,会让孩子更自信、更积极,不仅提升了自我效能感,还可以促进和优化亲子关系,进而让孩子保持更好的状态去学习和吸收知识。可我们真的知道什么是激励,什么是赞赏吗?

《现代汉语词典》里这样解释激励:是指激发、勉励,使之振作;赞赏:则是赞同、欣赏的意思。现实应用中,激励多用在对做事过程的环节,引导孩子与自己进行对比;赞赏则主要是对孩子一些言行的尊重和欣赏。

了解了两个词,我们可以想想,我们对这两个词的使用是否合适。可能我们很少使用这两个词,而更多使用的是表扬,一般会讲,你很不错,比某某强多了,真棒。看似是积极鼓励的话语,实则这句话对孩子的隐形伤害非常大,每次这样的话语都像血栓一样,平时不起眼,一旦堆积起来,那也是很危险的事情。

那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如何可以恰当的表达,掌握话语的分寸感呢?其实道理我们都知道,只是从来没这么思考过,那就是用描述性的赞赏代替评价性的赞赏,只还原和强调行为,而不是去评价和引发后续的评论。

我们可以先描述他刚才的行为动作,同时表达我们自己对于这个行为的感受,再把孩子当下值得激励和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如:不用大人帮忙,你就吧房间整理的这么整洁,这就叫做主动。

在激励和赞赏这个内容上,分寸感和表达方式就显得极为关键,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少强调结果,多强调过程。结果增加了输赢和胜负欲,而失去了找寻做事过程的快乐,也失去了最事物本身的兴趣和执着,很难走向正确而完整有恰到好处的结果。

第二,不脱离实际。赞赏激励没问题,但一定要说道点上。点是什么,就是之前提到的孩子的当下行为表现,要发自内心,基于基础,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收到你的肯定和激励。

第三,越权威越重要。我们在前面说过,影响孩子自我评价的包括榜样和同伴,这里无疑再一次强调了榜样的力量。这个内容和叙事心理学的外部见证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用在意和重要的人,来敦促和提醒孩子,为了目标需要努力前行。

看似我们都会激励人,也都会赞赏人,甚至觉得这些都很简单。就比如说几句心灵鸡汤,不都是家常便饭吗?其实说道点上,说得恰如其分是需要很强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积淀的,这些都需要我们从心出发,接纳并努力去练习,这样才能更好帮助孩子提升自我效能感,去做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的品格》第四章--5.自我效能感,恰当激励赞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gd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