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交给繁忙,得到的是踏实,而不是真实。”
这是电影《无问西东》中的一句台词。
在日渐浮躁的社会,许多人都在茫茫人群中被迫推搡着前行。
置身喧嚣中久了,便习以为常,当人潮散退,就会陷入迷惘,感觉无所适从。
这时,你需要将心关上,让心灵好好休憩。
文学大家贾平凹曾经说,自己平生最害怕的声音是“敲门声”。
因为声名在外,上门拜访的人总是络绎不绝。
一开始,听到敲门声他便屁颠屁颠地前去开门,一边从书房跑出来,一边喊着:“来了!”
时间久了,他发现来敲门的人都无甚要事,不过图一个打发时间。
“咚咚咚”的声音不断折磨着他,吵得他脑袋“嗡嗡”地疼。这些叨扰,让他不胜其烦。
为求一清净处,他陆陆续续搬了五次家,甚至买了门神贴在门上。
但奈何门神拦得住鬼,却拦不住人,前来拜访的客人将门神的铠甲都敲烂。
后来,他不幸染上了乙肝病毒。这为他闭门不见客,提供了最好的借口。
此后,他逢人就说自己的病症,旁人自然是唯恐避之不及。
从前来来往往的“敲门人”就此很少出现了。
偶尔有不知情的上门拜访,得知病情之后,立马拍着脑袋说:“哎哟,瞧我这记性,我还要去办事的,就先走了!”
自此,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孤身休憩在家中,心也得一时安静。
无人问津的日子里,他终于获得了心灵上的自由,白天伏案写作、埋头看书,再也无人打扰,晚上自在赏月,闲话家常难得自在。
从喧嚣中解脱出来,贾平凹觉得生活变得前所未有的畅快。
《隅》中写到:“不同的年龄阶段,对生活状态有着各自的体会。当四周弥漫着无尽的喧嚣,我们需要为内心,留一片栖息之地。”
作家@刘娜曾经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前半生,她奔走在名利和金钱的两端,为的是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
但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她却渐渐陷入了极端的焦虑中,精神一度濒临崩溃。
为了缓解压力,她谢绝了多余的应酬,过上了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寻幽处、听风看雪,和自己对话,和寂寞谈天。
当那一根紧绷的弦放松下来,她才觉得自己又“活”了过来。
行走人间,我们都在梦想与欲望的渴求下奔逐。
但在百忙之中,也切莫忘了偶尔也要把心关上,给生活一缕平和,留给自己一份从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