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解读孟子》告子篇下分享(阅读及生活记录)

《解读孟子》告子篇下分享(阅读及生活记录)

作者: 刘文莲 | 来源:发表于2024-01-07 22:07 被阅读0次

5:40晨读第415天

原文节选摘抄: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译文:孟子说、“教育的方法是很多的,我对一个人不屑于去教导,就已经是教导他了。”

解读摘抄:孔子“有教无类”,你只要想学,拿一块干肉,我都教。孟子不是这样,孟子给曹交说过,老师有很多,我不教你,你跟别人学吧。现在又说“教亦多术”,教育的方法有好多,“予不屑之教诲”,我不屑于教你,也是一种教育方法。你想当我的学生,我现在不教你。如果你以此知道耻辱,这也是不失为一种教诲的方法,但是就怕他不觉悟。不觉悟的人那真是不用教了。孟子率直的性情跃然纸上。孟子除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还使“受教者”有耻感,这也是一种教育方法。

我们知道孟子有四心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是仁之端,羞恶之心是义之端,孟子是非常强调义,耻对应的义德。在很多地方孟子讲到耻,“无耻之耻,无耻矣”,最无耻的行为就是不知道自己无耻。所以受教者内心的耻感,是奋发有为的上进心,是前进的基础动力,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育中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孟子是一个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论述过很多的教育思想,一个是教育范围,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原则,还有课堂的教学形式,孟子都有,而且孔子的这些教育思想在今天都能用。

孟子的思想在孔子的教育思想基础之上又进一步的发展,启发学生的耻感,他认为这个耻感是人和禽兽区别的一个本质特征。“人异于禽兽者几希”,这个几希就是耻感,没有这个耻感就是禽兽,有这个耻感就是人。

喜欢这段解读,摘抄下来方便拜读内化!

觉悟:从迷惑中醒悟过来,明白某种道理,进而有所成长。再进一步说就是觉察,所有的改变成长都缘于觉察,常思己过,时时反省,在觉察中修行才能日日精进。

内因与外因:记不大清楚最早接触这两个词是什么时候,但这两个词却对我影响颇大,无论事物,事情还是人,要发生变化一定是自内而外的,本着这和觉知,我从不怨天尤人,从不抱怨,我很清楚自己过去、现在的样子都是自己的选择、自己的行为,自己的觉知的集合!

记录下今天发生的美好:

一、儿子参加山果假期绘画、手工全托,经由老师分享的照片、视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孩子的快乐,看着孩子享受着这份快乐自己也感受到了喜悦!

二、儿子老师家访,相谈甚欢!发现自己是个话痨!也发现自己的语言模式发生了变化。尤其是肯定、赞美方面有精进!感恩老师的付出和大爱,感恩这份美好的缘分!

三、和儿子比赛读国学经典,可在其中。

四、女儿自主安排复习,全然投入学习!

相关文章

  • 重读《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

  • 孟子十二告子下

    12·1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①:“礼与食孰重?” 曰:“礼重。” “色与礼孰重?” 曰:“礼重。” 曰:“以礼食,则...

  • 《孟子•告子章句下》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 “色与礼孰重?”曰:“礼重。” 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

  • 名人名言

    有关于孟子的名言篇一《孟子名言大集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 《孟子》感言集之57:生之谓性?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告子章句上下》,告子与孟子关于人性的辩论非常精彩,据说告子曾经还是孟子的学生,后来又...

  • 逸欲亡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 64/100每天学习一点点:忧患与安乐

    【经典原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章句下》 【译文】忧愁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会使人毁灭。 【解读与延伸】...

  • 《鱼我所欲也》知识整理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记录孟子的言论、活动,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

  • 如果男人说你性感,其实是想上你

    “食色、性也”,这句话其实不是孟子说的。《孟子·告子上》:孟子与告子辩论,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

  • 《孟子·告子下》28:孟子想干啥

    《孟子·告子下》28:孟子想干啥 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一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孟子》告子篇下分享(阅读及生活记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hn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