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看了电视剧《带着爸妈去留学》。回想一下,这个故事连环扣的精彩片段。
富二代的小姑娘爸妈悄默的把婚离了,还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分别重新组建了家庭,把女孩就一个人扔在了美国上语言学校。
女孩玩失踪,求关注。盼着爸爸的电话,跟后妈一比,愣是一个电话和短信都没有。后妈连环追命call,她都爱理不理,觉得就是后妈把好端端的一家人拆散了。可求关注的结果,真让人伤心,是不是?亲爸亲妈没人在乎,除了自己不待见的后妈,谁也不给她个信儿。
这剧情里有意思的是,孙红雷演的男孩爸爸,怎么调和这后妈,自己的血气方刚的傻儿子,和这古灵精怪的小姑娘的故事。
全世界抛弃了女孩的感觉,这爸妈都不罩着自己的崩溃,让女孩和傻儿子之间那个劲儿攥得紧紧的。又是十七八岁的孩子,呵呵,又在国外,不在爸妈跟前,吼吼哦,这搞不好能演化成——未成年加未婚妈妈,的情况。孙红雷能不着急吗?
他理解,也很同情小姑娘。她也不是无理取闹,确实爸爸和后妈的关系太突兀了,要她一天之内就得接受,怎么搞?
所以呢,傻儿子把孙红雷关在浴室,和女孩约会几个小时,女孩又住进了他们父子俩同一家宾馆的隔壁房间,都不算意外。到底怎么说服女孩别轻生,傻儿子别魂不守舍,自己也能良心过得去,不能眼睁睁看着女孩羞的一言不发,哭的梨花带雨吧?
孙红雷这么做的。
第一步,站在女孩的立场。“叔叔本不该说,这话该由你妈妈对你说。”
这劝孩子别冲动本该是孩子家长的事儿。可偏偏美国中国有时差,又是父母离婚,各自成家的父母。又事关女孩和自己儿子,这劝还是要劝的。但是立场却真不能是外人的角度,得是自己人的角度,那这句话,就是“叔叔本不该说,这话该由你妈妈对你说。”
第二步,转移注意力。“叔叔饿了。这个点儿了,有没有供餐?”
说完了,该走不该走啊?吃起来,不就没那么尴尬了。
第三步,玩游戏。
这吃,时间也麻溜的过去了。这女孩现在就要人陪着,等后妈过来交接安全。一个好桑心的女孩,怎么乐起来?玩游戏吧,还有输了在脸上口红画画画的桥段,真是让人看得心里的石头慢慢放下。
第四步,实在困了,就让女孩睡里屋,傻儿子和孙红雷睡在客厅沙发和靠在卧室门口。
这好不容易后妈到了。算交接完毕。
这后妈也不容易。为了找女孩,一路开车走城市A,夜路奔到城市B,路上困得眼皮都差点耷拉了,还紧急刹车才没掉下悬崖的场面,让人着手揪心的紧。这后妈与女孩一见面,委屈的呀泣不成声——气的,吓的,累的,陪着,开车接送,鞍前马后。后妈难当。没错也有错,有理说不清。跟青春期的女孩较劲,有风险。
这个故事好在哪儿?我总结一下。剧情冲突。
剧情的设置,起伏波折,有剑拔弩张,也有温情脉脉,节奏控制的有张有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