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怀古
作者:唐.马戴 译析:石宏博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译:
雾露在暮晚的寒光中团团凝聚,夕阳落在楚地的山丘之下。猿猴在洞庭湖畔的树上啼叫,人乘木兰舟在湖中泛游。明月从广漠的湖上升起,两岸青山夹着滔滔乱流。见不到云中君啊,我竟通宵达旦独自悲秋。
注:
微阳:落日的残照。
楚丘:泛指湖南的山岭。
木兰舟:船的美称。典出《迷异记》:“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
广泽:指青草湖,周长二百六十五里,与洞庭湖相连,是古代云梦泽的遗迹。
云中君:云神。屈原《九歌》有《云中君》篇。
竟夕:整个晚上。
马戴:唐,799~869,字虞臣,定州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人。晚唐诗人、官员。早年屡试不第,武宗会昌四年(844年)始中进士,同榜有项斯、赵嘏(gǔ)。大中元年(847年),太原李司空辟掌书记,后以正言被斥为龙阳(今湖南省汉寿县)尉。终太学博士。曾隐居华山,并遨游边关。咸通年间,应辟佐大同军幕府,与贾岛、许棠相唱答。咸通七年(867年),擢拔为国子、太常博士。工于诗。咸通九年(869年),病卒于太常博士任上。有《会昌进士诗集》1卷,《补遗》1卷。
析:
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被贬为龙阳尉。自江北来江南,行于洞庭湖畔,触景生情,追慕先贤,感伤身世,而写下了《楚江怀古》三首,这是第一首。
第一首虽题“怀古”,却泛咏洞庭景致。诗人履楚江而临晚秋,时值晚唐,社稷倾危,又感伤自身之不遇。
首联先点明薄暮时分;颔联上句承接“暮”字,下句才点出人来,颈联就山水两方面写夜景,尾联才写出“怀古”,为后两首开题,而以悲愁作结。
这首诗风格清丽,感情细腻低徊,质地清超,语言深微淡远,主题含蓄蕴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