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繁星的穹顶,空旷又鼎沸的奥体,曾经孤傲飘逸的朴树,已过不惑之年的朴树,裹着头巾,带着沧桑的容颜,走上舞台。
欢呼声沉寂下来。在静止与等待之间,旋律悄然响起。
那首忧伤而温暖的歌———《那些花儿》
歌里淙淙的流水声清澈通透。
那些花儿是青春,是遇见,
每个人都有呼啸的青春,都有刻骨铭心的记忆,
在熟悉的歌声里,人们被柔软、被触碰、被悸动
生命里有多少相遇,就有多少散落天涯。
经过岁月,已分不清真假。
《平凡之路》,象朴树在演绎自己。
二十年前的街头巷尾,到处都可以听到他的《白桦林》,因为《白桦林》的忧郁和伤感而喜欢上朴树,而他在如日中天的时候却消失不见,隐于人间将近十年。
“惊鸿一般短暂
如夏花一样绚烂
这是一个不能停留太久的世界”
———生如夏花
泰戈尔说“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在不远的一天,会成为满脸沟壑、踽踽独行的老人,会告别所有,悄然离去。
纵然生命一次又一次被轻薄,依旧狂放,顾自惊艳,就象夏花。
“数不清的流年
似是而非的脸
把你的故事对我讲完”———清白之年
朴树在舞台上的告白含混而细碎,透着腼腆,依旧是清白之年的模样。
朴树的歌,像一个人在吟唱故事,又像在听自己的故事。
年轻人也许不懂朴树的歌,听歌就像看书,当自己有了故事,才能听懂歌里的故事。
或许, 在朴树低沉而苍凉的声音里,人们可以看到自己影子,想起自己的过往。
听着歌,会回忆自己的年华,会想起梦里的繁华世界。
那些喧嚣,那些浮华,飘散如烟
羡慕朴树的干净、纯粹、随性、奔放,可在世俗的道场,又如何不浸染凡尘,逃离世故的旋涡。
“Just那么年少
Just那么狂
时光不再
已不是我们的世界
它早已物是人非” ———Forever Young
永远是多远。
二十年前,生如夏花之绚烂;二十年后,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朴树有朴树的不羁,我们有我们的平凡。
最后,乐队在收拾装备,观众起身离开,朴树清唱起“长亭外古道边”为大家送别。
朴树每次都是以清唱送别结束,他在舞台上说“如果送别的歌词是我写的,我当场死那儿都可以”
在平凡的日子里,
当安静的坐在办公桌电脑前的时候,
当一个人奔波于机场的长廊的时候,
当独自站在阳台上默默发呆的时候,
当夜晚品味遥远的想念和旧日的时光的时候,
也许目光很平静,也许眼里挂着泪光,
会怀念朴树的忧郁,想念朴树的歌。
就象在美丽时光,会泛起李健的悠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