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读书
《围城》中方鸿渐和赵辛楣的人生为何会走向两极

《围城》中方鸿渐和赵辛楣的人生为何会走向两极

作者: 打盹的清风 | 来源:发表于2023-08-26 13:28 被阅读0次

          最近因为重读《围城》所以发现一个问题,方鸿渐和赵辛楣本来起步的时候两人几乎是同一起跑线的,但走着走着也就没几年,人生却呈现天壤之别?这样的反差很值得玩味,于是乎我又开始细细分析方赵两人的软硬件以及性格脾气等诸多要素试图找到,打开命运的那把钥匙。

        有一段挺有意思,方鸿渐在三闾大学,教哲学和伦理学,学生们上书要轰走他,最后被解聘灰溜溜走人。混成这样除了有些许怜悯,更多的是怒其不争。其实论口才,方鸿渐应该算《围城》第一,泡妞,怼人,谈人生,都是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虽说博士文凭是克莱登的,但毕竟在国外大学留洋多年,知识广博,哲学伦理学这类课程,本该是他的菜。究其原因我认为方鸿渐缺乏最起码的人生规划意识。我归纳了几点。

    第一、人一旦缺乏人生规划,机会摆在他面前,甚至会看不到。方鸿渐在谈及三闾大学,几乎都是抱怨、讽刺:穷山恶水,校长官僚,同事倾轧,女老师又丑又土,学生难缠,等等。我遍翻全书,没看到方鸿渐说过三闾大学一个好字。

    三闾大学其实真的没有那么不堪,只是我们喜欢跟着小说主人公的节奏看待问题,也就是被动思维,这次再仔细翻看,我发现是被方鸿渐带节奏了,三闾大学,其实还算不错的。

    山河破碎,前景渺茫,校长、院长一帮高级知识分子,没有投靠日伪,放弃大城市,来到穷乡僻壤创办大学,他们身上除了人性的虚伪,就没有一点值得肯定?

    方鸿渐在银行任职时,月薪100元,即便在消费水平最高的上海,也算是收入阔绰;三闾大学给方鸿渐280元月薪,涨了2.8倍。三闾大学给的薪水,真的算很有诚意了。至于学生,如果方鸿渐讲课让学生像听相声一样享受,他们还会难缠吗?看看他是怎么讲课的:……自以为预备的资料很充分,到上课才发现自己讲得太快,笔记上已经差不多了,下课铃还早呢。一片无话可说的空白时间 心慌意乱中竟找不出话来,说不上几句就完了,偷眼看手表,才拖了半分钟。尴尬至极。

    再看看方鸿渐瞧不起的李梅亭,人家是怎么讲课的:……往往他讲得十分费力,有几个人坐着一字不写,他眼睛威胁地注视着,他们才懒洋洋把笔在纸上画字。鸿渐瞧了生气,想自己总不至于比李梅亭差,但是隔壁李梅亭的“先秦小说史”班上,学生笑声不绝,自己的班上偏这样无精打采。偏偏是第一反角李梅亭,讲课像网红复旦陈果老师的境界。

    莫不是方鸿渐的口才和机灵劲,只能用于聊天吹牛逼,怼人、怼天、怼时运;一到讲课,这些长处都不辞而别了?就像和他船上一夜情的鲍小姐?下落不明?哈哈!剖开问题看本质,为什么会这样?方鸿渐估计没思考过这个问题。口才基础和知识储备,距离好的教学水平还是有宽度的,需要反复打磨,积累经验,才能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

    但看他教书那一段方鸿渐没有下功夫反复打磨,因为他内心并不喜欢讲课。那为什么他聊天吹牛逼,就妙语连珠呢?因为爽啊,热爱这个。唯有热爱,享受,才会进入灵思如泉的美妙境界。考研咨询非常单调,但却被张雪峰讲出了单口相声的效果,热爱真的能把一件事做到了极致。

    方鸿渐有口才,有阅历,没背景,没家世,没有一技之长,处世能力在平均线之下,

    方鸿渐不知道他口中一无是处的三闾大学,其实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机会。

    第二、方鸿渐的内心,其实是个孩子,还没长大。要命的是,他不知道自己这个毛病,也没人提醒他。大学时,按家长意志订了婚,中途想退婚尝尝自由恋爱,老爸威胁取消生活费,立刻就举手投降。大学毕业时,未婚妻暴病身亡,方鸿渐出于礼貌发函悼念,文辞极为哀痛诚恳,老丈人感动之下,决定把备好的嫁妆彩礼,送给方鸿渐作为留学之用。方鸿渐拿着一笔飞来巨款,留学去了,四年中换了三个地方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几门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第四年春天,看银行里只剩四百多磅,就买了一张美国野鸡大学克莱登的博士文凭,海龟回国了。留学该学什么,未来凭什么立足?方鸿渐从没想过。

    回国该干什么,也是心中无数,前准岳父看他没去向,邀他在自己创办的点金银行帮忙做做文书工作,月薪100元,高薪哟,方鸿渐立刻欣然接受,然后就一门心思想着追唐晓芙了。能进银行,还有前岳丈提携,为啥不学习银行核心业务,仅仅满足于文书之类边缘工作?至此,命运对方鸿渐还算是很青睐的,小日子过得有多滋润。 此时的方鸿渐,头顶海龟博士名号,回家乡小镇有地方小报上门采访报道;和官宦小姐苏文纨、唐晓芙情场三角,又通过苏文纨,能和一帮社会名流社交应酬,高谈阔论,俨然一只脚已跨入上流社会矣。

    曾经看过一个谈清华北大学生的帖子,有一句话印象很深:对不少小地方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而言,大学时光,就是他们一生的高光时刻;之后,人生慢慢灰暗,用一生的时间,独自回味清北高光时刻。

    刚回国的方鸿渐,就处在他短暂的高光时刻,很快命运就要和他做清算了。回顾方鸿渐的一生,读大学,留学,找工作,都是随波逐流,被别人推着走,就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他就像一个孩子,人畜无害,与世无争,没有目标,没有规划,只要处境还过得去,就沉浸在幻想世界里,以为这就是现实。当然世事无绝对,一件事,方鸿渐目标明确主动积极去做过——追求唐晓芙。

    接着我们说说赵辛楣,他从小屁孩起就目标明确:一是要娶苏文纨,二是长大要做官,因为有人给他算过命,说他是南方贵宦之相,前程不可估量。苏文纨从小也算过命,说她是官太太之命,有25年帮夫运。赵辛楣坚信,帮夫就是帮自己。遗憾的是,赵辛楣从小人高马大,外表铁憨憨一个,小伙伴们玩游戏时常被捉弄,给苏文纨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此苏文纨心中,赵辛楣就是白马王子的反面。哈哈,因为要做官,赵辛楣学了政治学专业;因为社会崇美,所以去美国留学镀金。回国后进了政府机关,政府内撤,自己就进了上海的报社做编辑,因为新闻跟政治是最近的。

    赵辛楣学政治,是真学,学以致用,面对想象中的情敌方鸿渐,他就像希特勒面对小国大使,把气势威压的招数运用到近乎极致。为了拆散方鸿渐和苏文纨,就送方鸿渐三闾大学的教授职位,同时又还了三闾大学校长寻求人才的托请。巧妙整合资源,又达到自己的目的。虽然动机自私,但并不害人,毕竟是一个充满利益诱惑的坑。

    这就是赵辛楣做人做事的风格:开动脑筋,积极巧妙应对难题,但不会主动去害人。即便是打击情敌,也考虑实现双赢、三赢,用利益交换去化解对手。这样的人混官场,当然会左右逢源。当误会消除后,又和方鸿渐成了莫逆之交,这倒是挺有趣的。

    面对失恋的反应,最能看出方、赵的不同性格特点:方鸿渐失恋后,近乎情绪崩溃,天崩地裂,也因为自己的情绪原因而迅速和前岳丈一家绝交,失去了点金银行的工作。

    赵辛楣失恋,大大方方去出席苏文纨的婚礼,看到苏文纨所嫁之人远不如自己,更是放出豪言:苏文纨这样的眼光,就不配嫁我!拿得起,放得下,赵辛楣就是这样。

    第三、方鸿渐一行人去三闾大学的途中这一段,据说钱钟书夫人杨绛颇为赞许,认为写出了几个人的性格特质,和世态人情。还充分揭示了方鸿渐的一个特点:没用,脆弱。途中众人盘缠将尽,为了取出三闾大学的汇款,需要政府机构做担保,大家准备去教育界交涉,方鸿渐说我也要去,赵辛楣嫌他胡子拉渣头发像鸟窝,不许他去。同样是旅途劳顿,李梅亭、顾尔谦四五十岁的人,尚且积极出门办交涉,方鸿渐27岁的小伙子,却萎靡不振,好朋友都不许他出门了。教育界交涉无果,返回路上,顾尔谦这个市侩看见“妇女协会”的牌子,灵机一动,说妇女协会也许会心软有同情心,让孙小姐走一趟没准能成。于是孙柔嘉走一趟,果然成了。

    有意思的是,李梅亭、顾尔谦这两个自私的市侩,在旅途中尚有闪光的表现。买不到下一程车票,一筹莫展之时,李梅亭看到旅店的暗娼,上去和她搭讪,方赵二人在旁鄙夷看笑话,李梅亭忽然问暗娼:“公共汽车的票,难买得很,你熟人多,有没有办法想一个?”,暗娼说认识一位侯营长,可以想办法。暗娼走后,李梅亭回身看着方赵二人,面带得意。二人不得不佩服。

    旅途同行,最能看出一个人性格脾气和能耐,假设方鸿渐追求唐晓芙得手,旅途下来,唐晓芙多半也要和方鸿渐说声拜拜。旅途的末尾,方赵二人私下议论李顾二人的自私行径,方鸿渐自信地问赵,通过这段旅行,觉得我讨不讨厌?赵辛楣不客气说:你不讨厌,但是全无用处。方鸿渐想不到赵会这样赤裸裸。 整趟旅途,方鸿渐非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性格缺陷,反而沾沾自喜于自己不像李顾二人自私。一个人的深处毛病,有时最要好的人能看透,但最要好的人一般看透不说透,不然哪里来的最要好?

    第四,三闾大学意外桃色事件之后,赵辛楣连夜出走,方鸿渐受到牵连,半年后没有得到三闾大学的续聘,被事实上辞退。方赵二人再见面,境况已是云泥之别,赵辛楣在重庆政府中如鱼得水,而方鸿渐再次以失业之身,跟随新婚老婆孙柔嘉去上海谋生。

    赵辛楣再次帮了方鸿渐的忙,而方鸿渐的短见无谋,再一次暴露无遗。赵辛楣凭借与上海报社总编辑的私交,推荐方鸿渐去求职。要知道,那时没有电视互联网,更没有手机自媒体,报社,是绝对的主流媒体,况且时值战乱,社会公众对新闻信息的渴求,可想而知。这时能进入一家新闻社,绝对是人生的一个大好机会?

    方鸿渐他不选记者编辑核心岗位,偏偏选了资料室这样最边缘、最轻松的岗位。你正是三十左右的青壮年啊,又是中文系出身,当记者编辑,难道不应该是首选?可以推测,此时的方鸿渐,已经斗志全无,心气低到了尘土里,能安稳拿一份糊口的钱,就是他的最大目标了。但是,不抓住机会培养自己的核心技能,所谓安稳,从何而来?面对机会,放弃挑战,选择轻松,随之而来的,就是自己后半生的不轻松。果然不久,因为内部之争和站队,方鸿渐再次失业了。

    《围城》的最后章节,方鸿渐的全部心思,就是和老婆,和老婆姑妈,和老婆姑妈的佣人和宠物狗,无休无止地撕逼,撕逼有个卵用?这就是所谓的一地鸡毛,究其本质因为你没有生存的核心技能。方鸿渐在撕逼中纠结痛苦,他完全意识不到:就在不久之前,他错过了好几次绝好的人生翻盘机会。徒留一个落寞的身影在凌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围城》中方鸿渐和赵辛楣的人生为何会走向两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xi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