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超生”这个词在现阶段可以说已经成为历史了。
但是,2024年3月10日中午12:20,当我打电话给文友海边漫,将最后部分文稿交给她审校的时候,我可以宣告:我的“超生儿”已经完成了“十月怀胎”,接下来的事情交给“助产师”(出版社编辑)了。
二
本来给她取名《梅雨季节》,一个颇具地方特色,也挺美的名字。在将厚厚一沓文稿交给我的老师管国颂并简要汇报了四个小辑的主要内容时,管老师提出了不同意见——
“梅雨季节”不能代表整个文集的主题与你的状态,而且比较传统。
第三小辑“游来游去的鱼”倒是代表了你的生活与写作状态,比较贴切,也比较形象生动,而且比较时尚,符合时代特征。
就叫《游动的鱼》或者《游走的鱼》吧,值得玩味,有想象的空间。
管老师是南京大学中文系的老本科生,又是地方作协副主席、地方文学期刊的执编(常务副主编)。文学造诣与修养没得说,他的意见肯定相当有价值。
海边漫对我说,“游来游去的鱼”很好啊,空间无限大的感觉!游来游去,一直游到广阔的大海里。这与你的状态完全契合。
我也觉得这名字挺灵动的。生活中,每次看到那些生龙活虎地骑着单车的孩子们,我的眼前总仿佛出现了一群游来游去的鱼。
征求书的主编、原《解放军报》资深编辑凌老师的意见,他的意见同样十分重要。
“《游来游去的鱼》语感好,我感觉《游走的鱼》简洁点,但没有《游来游去的鱼》动感强。”
他的意见也代表了出版社的意见。
定了!《游来游去的鱼》。
三
《飞鸟与射手》文集出版之后,本打算歇一歇的。
这本书出得有点儿匆忙,写得就有点儿辛苦,但更辛苦的是审稿与校稿,我已在《你笑起来真好看》中记录下来,因为那段日子似乎笑不自然、笑不好了。
为什么那么匆忙、那么急于出书呢?“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申报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段时间忙得笑不出来,换来了最后的合不拢嘴,值了!
《飞鸟与射手》功不可没。
四
“简书优秀创作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故乡的滋味》《飞鸟与射手》两本文集。
作为起步不久的业余写作爱好者,有这样的成绩真的够了。
今后就从从容容、按部就班地读读写写吧。
可是文友“浪花一朵”和“海边漫”决定出书,问我是不是一同再出一本。
“好啊!那我再加油写。”多动笔呗,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没想到,春节前他们与出版社订了协议。这么快,形势太逼人了!
于是,我也问了一问负责出版的凌老师。
“我们还在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还那样精心打造。你春节前把文稿发过来,让编辑春节期间编辑。”凌老师回复。
“我的妈呀!这哪来得及!”我心想,再说,文稿篇数、字数也不够,还得写呢。
“凌老师,春节前怎么也来不及,文章质量必须保证。我尽量早点吧。”
《飞鸟与射手》成为了北京35中也是西城区重点初中孩子们的课外读物,此后出的书怎么可以差呢。
于是,抓住每一个灵感,写;抓紧每一点时间,改。特别是春节以来,忙得不亦乐乎,有时候半天下来,连倒杯水喝的时间都给节省了下来。
晚上都是一个人钻进书房,打开空调,将茶杯、水壶拎进来……
还好,今天中午,完工。余下的工作,交给编辑和其他老师。
五
海边漫说,逆生长了!《故乡的滋味》是️中老年人回望故乡,《飞鸟与射手》是“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感觉,《游来游去的鱼》完全是青春年少、冲锋陷阵……
《故乡的滋味》31万字,《飞鸟与射手》21.3万字,《游来游去的鱼》26万字。字数、版式等越来越合理了。
六
超生儿,计划之外,短暂的阵痛……
欣喜不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