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佛祖在一号线

佛祖在一号线

作者: 无影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9-28 16:12 被阅读0次

人生是一场修行来的,修行的关键,不在于吸取,而在于排除,不在于追随,而在于看破,排除和看破的,是人生的种种“惑”。——《泥步修行》

生活中我们会看多很多教授、博士的现实人生,陷于“大惑”之中,他们基本上都是好人,但很少真正关注世间大道、人类价值、普遍正义。表面上不动声色,其实眼角时时打量着同行、同事在社会虚衔、会议邀请……结果总是寝食难安、焦虑不堪,他们为人生开辟了一个个无形的战场,天天暗战,夜夜舔伤,永远没有偃旗息鼓的日子。

比教授、博士更严重的,是高官和富商,他们的权位和财富,在一般人看来,应该可以解决世间的千难万难、千惑万惑,但事实如何呢?他们中的大多数……他们自己,更是惧怕权位和财富的失去,不能不在趾高气扬中担惊受怕,上下其手。

因此,修行之要,就是“破惑”,破了一个又一个,最后达到“不惑”。

四十岁之后的孔子,并没有达到“不惑”,他五十岁之后做了几任官,都磕磕碰碰……甚至觉得自己像一条“丧家犬”了,怎么能说得上“不惑”呢?“不惑”的目标没有达到,但他时时都在“破惑”。甚至为了“破惑”,不惜流浪野外,年年月月叩问大地……孔子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高尚的人,也会有很多“惑”。甚至,越高尚,其“惑”越多。

可见,不管生命等级的高下,“破惑”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生命难题,而且还会伴随终身。因此大家都何必遮遮掩掩,而不妨敞亮地回顾和讨论。

                            ——摘自《泥步修行》

那我们当下年轻人的“惑”呢?都市生活的快节奏是否是我们内心焦虑的缩影呢?

我特别喜欢早高峰的国贸站,尤其是十号线换乘一号线的时候,因为在这条路上可以看见很多迎面而来的“表情”。有欢天喜地的,有烦躁不安的,有充满希望的,当然也有木讷丧气的。北京这个城市大到能把所有的表情一一装下,而且可以容纳情绪背后的各种可能性。城市情绪其实是当下奋斗者的真实写照,我每天早上都是在地铁里给自己打气的,也希望每一个路过的人都能在北京遇到未来。

相关文章

  • 佛祖在一号线

    人生是一场修行来的,修行的关键,不在于吸取,而在于排除,不在于追随,而在于看破,排除和看破的,是人生的种种“惑”。...

  • 佛祖在十一号线

    来深圳一年多了,今天第一次来南山区。前同事戏虐地说农村人进城啦!南山区,在深圳来看就是关內,就是我们常说的市区。这...

  • 佛祖在一号线

    1.活着本来可以是快乐的,如果不再赋予生活本不具备的意义,拿死亡之类的事情开玩笑,也不太把“如何度过一生”当回事,...

  • 书摘《佛祖在一号线》

    对于伊凡·伊里奇的生活,作者托尔斯泰评价说,它是“最简单、最平常的,又是最可怕的”。这是典型的宗教信仰者的观点。后...

  • 想到人在这个世界上想做什么

    宋冬野《佛祖在一号线》 如果说要选一本我最喜欢的书,我不会选《佛祖在一号线》,如果说要选一个我最喜欢的作家,我不会...

  • 生而为人

    生而为人,对不起。 我亲手炸了自己的世界。 地铁一号线到十号线,再到一号线,永远找不到你,也永远见不到一号线的佛祖...

  • 《佛祖在一号线》读书摘录

    李海鹏《佛祖在一号线》——摘录笔记 0、喜欢的一些话我可曾把这些感受告诉任何人?从没有,我并不担心谈及某些略带诗意...

  • 赖以咀嚼的槟榔—《佛祖在一号线》

    迄今为止,这是我看过的最精彩的一部专栏集。一位文艺先锋用最犀利的笔将社会万象、经济时事和历史文化雕刻得铿锵有声。关...

  • 九月书单

    熊猫书院精读:《社会性动物》《对伪心理学说不》《影响力》《真实的幸福》 泛读:《佛祖在 一号线》《我所有的朋友都死...

  • 真正的自由来自于你的内心——《佛祖在一号线》书评

    很早前就听说过《佛祖在一号线》这本书,但直到最近再次听朋友提起才开始读。 此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作者对自由的定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祖在一号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yp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