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很多人的工作都一停一顿地,甚至永远停摆,但对我来说却是忙得够呛够呛的一年,而且似有大浪推着向前,有时候甚至被逼到不得不尖叫着往前跑的境地。
但大浪退去的时候,今年也破天荒地出现了两次较大的“题荒”感,毕竟新冠成了选题中top top top priority的事,一旦疫情稍显平息,就显得整个选题库都是贫瘠的。
工作内容和紧迫程度忽上忽下,学会见缝插针地调节成了必修,所以今年读书的时间少得明显,回顾反思的时间也少,但在两次“大题荒”期间,我学会了见缝插针地读书;在定了国庆举行婚礼时,也不得不学会见缝插针地健身;上半年被人赠了日语课,于是每周我也大约拿出3-5小时的时间来学日语,缓慢的学习进度恐怕不足以让我明年考级,不过,倒是进一步巩固了自己见缝插针填满生活的能力。
今年收到的最开心的圣诞礼物!今年一共读完了31本书,如果算上新标日初级上册,32本,数量虽较以往骤降,但除了森见登美彦的《太阳之塔》让我觉得读完着实毫无收获,朋友送的《地下城:孟买贫民窟的生命、死亡与希望》一书因叙述毛躁翻译僵硬看得我头秃,其他书基本都能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发出“好好看啊”的感叹。
今年我看过最颠覆我旧有认知的书是《像我们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笔记戳),其以厌食症、PTSD、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为例,剖析这些疾病如何在全球变得“流行”,且在“流行”的过程中,有哪些现象需要警惕。
比起生理疾病,精神疾病的定义和治疗可能更具有相对性,DSM等“进步”很有可能抹杀的是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增添不必要的治疗和病耻感。我第一次受到此类冲击是在看到PTSD章节时,书中说,在印度洋大海啸发生后,斯里兰卡、印尼、印度和泰国,可能经历过史上最大的国际心理干预运动,但这种运动的结果有时是毁灭性的。
“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可能对待创伤事件有着根本不同的心理反应——这一点对美国人来说实在是很难接受。人类身体对创伤的本能反应——肾上腺素、恐惧以及‘打或逃’反应——是如此的基本和原始,让我们想当然地认为,这些事件带来的后续反应应该到哪里都是差不多一样的。”书里这样写道。
一个重要而又不易看见的区别:西方人关于PTSD的思维里,是创伤造成了心理缺损,然后导致了社会功能问题。比如,一个西方人可能会认为,由于PTSD而来的忧郁或焦虑会造成一个人无法胜任家长的角色。而对一个斯里兰卡人而言,这根本不是一个可以形成因果关系的事情。无法完成一个人的社会责任——在某个群体里找到一个位置并满足这个位置的责任——会被堪称是痛苦的主要症状,而不是内在心理问题引发的后果。
西方观念中对PTSD的设想认为,问题的关键,受损的部分,主要是在一个个体的头脑里面,它就严重忽视了斯里兰卡人身上最重要的创伤表现——那些并非存在于心理层面而是在社会层面的症状。
如果抑郁、焦虑和过度警觉是一个人的首要症状(由此导致这个人在家里活社会上的功能出现问题),那么在这个人的社会责任之外花时间去处理这些心理症状问题就是说得通的。这就是西方心理学的通常模式:向你的现实生活压力请个病假,从而得到治愈。然而,假如这个人的不适的首要症状就是社会性的困难,那么让人脱离自己的职责和社会角色去寻求某种私人辅导,有可能会使问题更加恶化。
这样的区别我甚至从未有过思考。
“科学”有时会给人带来傲慢。书中有个哥哥,其妹妹患有以美国诊断标准来看具有的“精神分裂症”,在他们的文化里,“上帝降疾病在她身上其实是一种祝福,是一种该区拥抱的负担”,但因为学过西方生物医学知识,哥哥阿卜杜勒里达“视自己为西方医生们的同盟,会对妹妹固执地拒绝变好表现出强烈的挫败恼怒”,“这些信念被另一套观念所取代了——这些观念允许阿卜杜勒里达不再把妹妹看作一个完全的人,且认为自己对她生活的苛刻掌控是理直气壮的。”
我后来在书边写道,整本书看下来,阿卜杜勒里达的故事其实最让我“震撼”,也最让我警醒。非常好的点题“Crazy Like US”,那种因亲近了西方文化而视自己为“进步派”而产生的优越感何其熟悉,又非常伤人。科学、健康,说到底是为了幸福,是接受现状的“落后”信仰让人幸福,还是接受“现代治疗”比较幸福?
在看书过程中被数次冲击后,我甚至对精神疾病的定义产生某种恍惚。过去有精神科医生跟我说,精神病患者,尤其比如那些重型的或精神分裂症患者,是最可怜的,他们生病了,都不知道自己生病。那时我被她打动。
但看完这本书,我却又思考,如果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生病,为什么我们要去治疗他们呢?是让他们沉浸在那个世界里好,还是让他们和我们一样对他们更好?对他们的治疗真的是出于对他们好吗?还是出于我们这些所谓健康人的科学信仰,或所谓傲慢?
恰巧前两天看《十三邀》新一期许知远对话罗翔,没想到罗翔也提出了相似反思:
我上学是以技术主义为荣,我能够推导出和老百姓观点不一样的感觉,我感到开心,我说我没有白学。
后来慢慢发生了变化,就是你很多高傲的观点,跟老百姓基本的内心常识相抵触的时候,在逻辑上论证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其实是抵触人内心的良知的
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 人要接受,第一,承认自己是有限的,承认你的理性是有限的,承认你的阅读是有限的,承认你整个人就是在偏见之中,你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见,那当你这样来想,你就会慢慢地会有一种反思……
真的是希望能够影响他们(学生),让他们不会成为技术主义者……让他们不单单成为技术主义者,让他们知道技术背后的那种价值
虽然人具有有限性,但我也终究还是希望自己能走在不断破除偏见的路上。
读完《像我们一样疯狂》之后,我又去翻了一些历史文化书,这些书从不是我的主线阅读内容,却一样给了我愉悦。譬如《印尼ETC》一书中提到印尼一国松散的小岛文化,还有和斯里兰卡等国相似的对于“命运”的那种相信,有时反叫人觉得通透。
新冠大流行之时,有些国家的人并不恐惧疾病或死亡,其文化里也时常带着这份通透。去年认识了一个the Jakarta Post的医疗记者,大概和我差不多,是被“科学”洗过脑的人,今年看着印尼govt和民众不紧不慢的防控操作就生气。不过印尼民众对幸福的定义千姿百态,成年人工作的比例都非常低,还有很多人觉得死了之后能去到一个美丽的世界,病毒又有什么可害怕的?
话又说回来,像我们这样的人,看到远处的信仰多样性觉得新奇有趣,应当保存,甚至会为“进步”带来的损害而惋惜,也何尝不是一种傲慢。国庆的时候我去丽水,一个多山的地方,我为他们萦绕的绿色而感动,当地人却不断说起他们开山发展的骄傲,我略感惋惜,他们却直说,你们从上海偶尔来当然觉得这里好,可住在这里的年轻人,谁不想像你们一样住到大城市里去?
于是观念和观念之间形成一种撕裂,撕裂得越是固执,关系越是亲近,就越是痛苦。我今年看过最钝痛的书,就是《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英文名Educated),那是作者前半生的自传,她爸爸是个极端摩门教徒,还伴有躁郁,不让孩子上学;母亲生病也从不看病,靠自制各种土方草药,却从一次又一次烧伤、爆炸、车祸中幸存;兄长则动不动就施以暴力。
这本书不厚,不到400页,我在读前1/3的时候还没能代入,只是当个猎奇故事看,但真正的故事其实从作者上大学才开始,她开始觉醒(或可称之为被大城市人逐渐“洗脑”的过程),以前只是感觉不正常却难以解释的一切界限逐渐清晰;她开始出走,并用了书里2/3的篇幅真正做到了这一步。
看着她在有毒的关系里反复沉溺挣扎,最终以极端方式断绝关系时,我几乎想为她起立鼓掌。
They were the choices of a changed person, a new self. You could call this selfhood many things. Transformation. Metamorphosis. Falsity. Betrayal. I call it an education.
其实说来矛盾,我们这么用力地痛苦地挣脱一些关系,追寻的不过是一份“平静”——在某些情况下,外部世界能带给自己的平静的确远胜于家里,而成长的过程就是让我们不断积蓄能量舍弃原生的过程。
今年我的情绪也常常大开大合,书依旧是把我带回平静中心线的东西。譬如上半年被疫情折磨得有点“PTSD”(此概念应该慎用,慎用)的时候,还读了很多和食物有关的书,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堪称年度惊喜。比如我在这本书里第一次知道原来北京也有“不时不食”的讲究,但生活中从没有北方人跟我说过这个讲究,且我在北京待了两年,说真的也没看出北京一年四季吃食有什么明显区隔,不知是食物进化得一年四季都有了,还是文化本身退化了,亦或只是我交往的圈子有问题——比如如果我认识梁实秋,我就会知道这个讲究了对吧。
倒是回了上海,这个菜那个菜到了季节,不仅小家里兴奋,大家里有人提醒,还会有朋友想来家里开某种特定食物宴,这等快乐,在北京可真没体验。
另外,这本书还写道,北京人还喜欢鱼虾,也吃芡实(鸡头米)……哎我都没感觉到,不知是食物进化得一年四季都有了,还是文化本身退化了,亦或只是我交往的圈子有问题——比如如果……呸。
博物类书籍,今年被友人送了一本《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喜欢至极,爱不释手,甚至萌生了打卡全球动物园的愿望。我原先也逛过新加坡、伦敦等全球顶级动物园,还有长隆这样的国内顶级动物园,能感受到他们与其他许多城市动物园完全不同的轻松氛围,却不知氛围来自何处,看完此书才恍然大悟。
在动物保护方面,我本身就有着和作者相似的倾向,希望保留动物的自然行为,希望让教育与保护能够齐头并进,这其中有多少未被普通人理解的心力,这本书虽浅但也说清。
明年应该还可以沿着这本书读一些有关动物保护更专业的书。
工作类书籍,因为知识的缺乏,今年终于读完了《一本书读懂财报》和《斯坦福极简经济学》。从阅读的角度,我更喜欢后者,因为其不仅清楚解释了经济学概念,还延伸了ZF可选择的决策路径分析,尤其是宏观部分,非常能满足我读此书的初衷,即了解政策如何制定,理解决策者的权衡,也理解人性,这本书说得严肃专业又简单清晰,非常满足。
《一本书读懂财报》则更注重“术”,在我被一堆产业稿子折磨得头秃的时候,我才终于读完了这本买了两年多却几次拿起又几次放下的书,读完只想大叫:两年前我干嘛去了!这么好的书,拖到现在!与上一本书相似的是,在这本书的最后几章,其也把“术”与决策联系起来,不仅教人如何看懂报表信息,更教人如何从一堆数字中判断一家公司的好坏,最终对我当时的稿子起到不少帮助,也让我后来再看财报时自信了不少。
而今年真正让我重燃所谓职业理想的书,是我费了一个多月读完的《疫苗竞赛》。年中的时候我一度对自己的被“大浪”推着走的工作状态产生某种虚无,觉得没意义,有时我也自嘲,工作不过是工作,为什么要谈意义,把交代的任务做完就行了,振奋的情绪就是因为少才珍贵嘛。但如此几个月之后,我只是在越来越颓丧的心情中越陷越深,甚至产生了转行的想法——既然吃力不开心,不如找个赚钱的工作,工作啊,喜欢和赚钱总得占到一边不是?
但《疫苗竞赛》一书让我回忆起了自己想做记者的复杂原因中最本真的那几个。我是在新冠疫苗疯狂竞速的下半年捧起此书,其信息充沛,远好看过市面上那些关于新冠疫苗的稿子:书以科学发展为明主线,人文发展为暗主线,夹杂着各方各色伦理、商业、政治博弈,尤其是细胞归属和商业化争议部分正来反去的焦灼故事着实好看。
而对我来说,更棒的地方在于,看完全书,我觉得这样的书采写难度并不是很大,书里的上标密密麻麻麻麻密密,让我怀疑作者本身的采访成分有多少,但足见作者极下功夫,所以我感觉这是一本下足笨功夫就能完成的书——采访大多数时候也是笨功夫,但天时地利或运气的成分,我总觉得比梳理资料和写作要大几分。
我后来觉得,自己做新闻最本真的快乐、与外人完全无关的快乐,不就是那些接触不认识的人的快乐、听到有趣故事的快乐、学到新知识的快乐,和表达的快乐,这么说起来,如果有朝一日,自己扎下去几年,也能写出一本像这样的书,不也是一种职业生涯的完满?这种完满和有没有帮助到人或推不推动社会发展都全然无关,就是不足为也无需为外人道的、非常自我但极致的快乐。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又决心把入行时读过、当时惊为天人的《他们应当行走》再重读一遍。这应该是我明年的读书计划之一。
2020书单及简评(按时间顺序):
焦元溥《乐之本事 : 古典乐聆赏入门》
简单好读,可以作为推开古典乐大门的good start,也不至于为了科普而显得低幼。语言很台湾,清爽雅致,反正对我来说都新鲜,也就不嫌信息量低,乐史那章甚至有点难记。两个喜欢的观点:1 艺术相通,要更好地理解音乐也要多读书赏画 2 不管书里介绍多少原则标准,听音乐最终是想抵达私人内心,除了一听就喜欢的曲子,也可以多听不喜欢的,开拓不一样的浪漫世界
约翰·R.麦克尼尔《太阳底下的新鲜事 : 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
环境史科普,写法挺流水,但很好读,几年几月在哪里破坏了什么,信息量谜之大,读完不是很能记住,但读时的瞠目结舌实打实。下半部讲发展,有一些很有趣的观点
梁实秋《雅舍谈吃》
在压抑的时刻,还是看吃治愈。半本带食谱,半本算纯散文,虽不是篇篇都得我心,但说能与汪曾祺一比不为过。文字简练风雅,语气却很可爱,比如吐槽京八件没一个好吃,咖喱鸡怎么能用手抓,爱吃的人都是真性情。写于几十年前的文章,已经把北京台湾淮扬山东日本美国各地饮食介绍得来龙去脉细致,如今看也不过时,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北京人也有不时不食的讲究,也好鱼虾,甚至吃芡实,孤陋寡闻低估了北京美食
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
一个从很少的史料中挖掘重组的作品,谈不上揭示真相的调查,但事件本身够骇人听闻了,刘震云的文笔也仍然简练干脆,举重若轻,一贯喜爱。很多当年的反应和处理,放到现在依然适用,这个世界会好吗
蒂莫西‧泰勒《斯坦福极简经济学 : 如何果断地权衡利益得失》
这应该是看到目前最得我心的经济学入门读物了,而且我终于可以挺起腰板说自己经济学知识算入门了。半本微观半本宏观,微观部分相对简单,因为接地气,但好看的是在宏观部分,清楚解释了经济学概念,面临的形势,zf可以选择的决策路径,以及各自优劣,说白了我想学习经济学就是想知道经济政策如何制定,理解决策者的权衡,理解人性,这本书说得严肃专业又简单清晰,非常满足
汉斯·罗斯林、欧拉·罗斯林、安娜·罗斯林·罗朗德《事实 : 用数据思考,避免情绪化决策》(笔记戳)
非常好的通识读本,可惜遇到此书稍嫌晚,很多内容我自己在工作中悟出来了,因此醍醐灌顶的那种moment几乎没有,但人群分级的观点以及许多朴素的智慧观点还是给我很大启发感慨。全书核心是倡导保持谦卑,保持思考,保持好奇心,愿我自己能贯彻始终
柴隆《宁波老味道》
宁波是那种吃大于玩的地方,除了早饭选择少,其他好吃的真可以吃一周不重样,包括闲食,尤其消夏食品多而小而美。作者写吃都和记忆尤其是童年记忆有关,感情融入充沛,看完理解了我们家程序员很多对吃食的选择,比如喜欢碱味,比如早饭泡饭+油条沾酱油竟然是个城市文化(扶额。马了很多好吃的准备一样样吃过来
塔拉·韦斯特弗《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难以想象的阅读体验,痛苦却欲罢不能(上一次如此可能还是看房思琪)。前1/3讲童年时还没能代入,纯猎奇当他人故事看,长大后不断破蛹不断在家庭与外面世界中摇摆,直到最后那个16岁的小女孩终于不再是自己的软肋,完全就像看我自己的自述。我的家庭没有躁郁父亲暴力哥哥这么扭曲,但其对我心态的影响如出一辙,中间的挣扎也何其相似,最后几乎以极端形式断绝关系离开家,也都是眷恋外部世界带给自己的远超家庭的平静,是有爱、但回不去的选择。想为作者写下这本饱含泪水的书而起立鼓掌
张超、王燕平、王辰《云与大气现象》
自从看了《云彩收集者手册》,生活里就多了一项观云的乐趣,最近能回忆起的最快乐的瞬间就是看到了一次KH波。这本书比前面那本更详实,废话少,图更多,而且对一些相近的云的辨识更厚道。书里还有很多各地对云和气象变化的顺口溜,足见民间观察智慧,以后出去旅游必须带着这本小册子了
萨莉·史密斯·休斯《基因泰克:生物技术王国的匠心传奇》
总想了解生物医药创新企业鼻祖基因泰克的发家史,这本书基本满足需求。不过,吹毛求疵一点,书只有这家公司的视角,背景非常单薄,技术论述也少得可怜,还引用了大量当年的报道,作者挺偷懒的。胜在顺畅,但和《他们应当行走》《十亿美元分子》之类的多层次厚重感没法比。对哈哈会和男性更衣室的描述印象深刻
亿森·沃特斯《像我们一样疯狂 : 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非常久违的强烈的认知上的颠覆和冲撞,比起生理疾病,精神疾病的定义和治疗可能更具有相对性,其实我也是一个被“科学进步”迷住的人,但看完此书不得不反思,DSM等“进步”很有可能抹杀的是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增添不必要的治疗和病耻感,看时多次想起《我的凉山兄弟》里凉山人民的艾滋耻感的产生。最后一章虽也讲到药企的推力,但那种因“进步”而产生的傲慢其实更让我警惕
汤姆·尼科尔斯《专家之死 : 反智主义的盛行及其影响》
素材丰富,逻辑清晰,语言流畅,结尾拔高得挺性感,通过在“精英”与“大众”立场的反复横跳说清楚了支持精英主义存在的观点(捂嘴笑。书虽写美国,其实基本上也能套入中国,不管是专家还是普通人都应尊重对方说话的权利,至少别急着下判断,先等别人陈述完,嚼嚼,再回应,多数时候非专家一方怕是最终会闭嘴点头的。当然换个领域,专家可能也是普通人,也要警惕,别让自己领域里养成的傲慢跨领域迁移。书可以当写作范本去学习,但从读者角度,内容没什么惊喜,还是浅了点
菲奥娜·斯塔福德《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 : 探寻平凡之树的非凡生命》
散文读着舒适,每棵树从故事到自然科学到宗教历史,无缝顺滑切换,但不知道是翻译还是对内容过于不熟悉的问题,弯弯绕的名字和句子太多,读过完全记不住啥哎
托尼·朱特《战后欧洲史 01:旧欧洲的终结(1945-1953)》
对很少看历史书来说的我,这书难以言喻的好,作者仿佛不是搜集资料后写书,而是欧洲各国历史进程早已在胸中,并以更高屋建瓴的视角进行行云流水的描述,大气而流畅,每章节末简练无形的评述回顾更是妙,堪称不动声色的上帝式总结,对于欧洲历史小白来说更是开阔视野。读书过程中思考了很多从未想过的问题,最毛骨悚然的是从东欧的历史中瞥见了许多中国
格雷厄姆·格林《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
不可思议的宗教小说阅读体验,故事本身无甚震撼,但里面那些人的思考和对话都像是作者在和自己对话,太理解奎里的“虚无”感,也太理解莱克尔太太,自行发完病毒明面上说麻风病,实际上暗指了多少心态啊,读得叹气
李昌镐《不得贪胜》
对围棋带着回忆,读这本书简直爱不释手。石佛平时面无表情,文字也呆萌,但内心是细腻的,对胜负的认识,对围棋从技到艺的感悟,那些傻乐、自责,都让我想起了曾经的自己。然后,藤泽秀行、赵治勋、曹薰铉、常昊、芮乃伟,这些熟悉的名字听李昌镐再讲述一遍更是充满敬意。《请回答1988》的确借鉴了很多梗和人设,边读边联想泽善也宽慰得要落下泪来
花蚀《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
对于我这种又喜欢博物又其实不专业看不太懂门道的爱好者,这书真是难以言说的棒了,说起来我也去过不少动物园,新加坡、伦敦、长隆啥的,能感受到高于一般城市动物园水准,但并不能说出高在哪,看完这本书就懂了,还想重新打卡也打打新卡。不猎奇的本土动物与自然行为、动物园的保护责任与教育义务,天然就迷人啊
伊莉莎白·皮萨尼《印尼 Etc. : 众神遗落的珍珠》
这两年去了趟巴厘岛出差,还交了印尼朋友,对这个魔幻国家兴趣暴涨,于是找到此书。起先以为书会很学术生涩,道长的序也写得有够严肃,后来才发觉是记者写的观察手记,极度好读,很适合作为认识此国的起步,不如改名《寻路印尼》哈哈。想学习民主却依然传统阶级固化腐败丛生,松散的小岛隔绝出丰富文化,很多人从不工作听天由命,但在婚姻家庭等观念上又十分粘稠,这个神奇的大国难以一言以概括,但这正是这个国家的丰富多彩趣味横生之处啊
乔纳森·巴尔科姆《鱼什么都知道》
挺好挺完整的科普书,认识了鱼的很多特性,反思了我自认为爱护动物包括昆虫实则对鱼存在诸多误解和傲慢,很有趣,也很意味深长。看到最后我竟然忏悔起小时候钓过鱼这件事(._.)
杨维中《中国卫生应急十年(2003-2013)》
这书就无所谓好不好,应当成为案头工具书般的存在,补充背景知识必备
肖星《一本书读懂财报》
书很早就买了,读得却是拖拖拉拉拖拖拉拉,终于拖到工作不得不用不得不学的地步,才来感叹一句相读恨晚!我真的是天生怕数字怕表格,最佩服的工种就是财会,但这书达到了读完让我想到操场跑圈圈高呼自己摸到门了那么好。尤其是最后几章把知识融会贯通,除了教怎么看表,更教了如何联系起来判断一家公司
希瑟·莫里斯《奥斯维辛的文身师》
不知道为啥家里有这本书,随手翻翻结果一口气读完了。通书是在以消灭了副词形容词的短句去急促地勾勒集中营生活,主人公文身师历经多次“幸运”才活下来有机会讲出这个故事,而他的“幸运”建立在许多人即使一无所有仍然存在的善良之上,比如前辈文身师愿意让他来做这份工作以免除劳役之苦,他曾经帮助过的大块头在得到打死他套出共犯的命令时让他帮忙演了一场戏实则救了他,长官的玩物少女也愿意冒险帮助他,而这一切建立在他一直在“不顾规矩”地辗转得到一些额外食物或物品,帮助其他人。而那些同伴被阉割的震痛、爱人被人流挤出门外时奋力高喊自己的名字、期间如同爱情片一样的绝望却浪漫情节…短短一本小书,看得人情绪高低起伏五味杂陈,希望这书能早日拍成电影
沈复、张佳伟《浮生六记》(备受争议的版本)
对翻译的好感度倒不低,毕竟我真的不爱看文言文。看完的感觉很迷惑,就是觉得,芸娘越是可爱,沈复那种三十而立不住还整天小文艺小矫情的样子就越是可气可恶
森见登美彦《企鹅公路》
真假难辨的企鹅和世界尽头幻想,怎么那么迷人,明明主角是一个青春中二的屁孩,看的时候却有一种肃穆感,尤其是结尾大姐姐“消失”,喃喃自语竟有些悲伤。谁不想吃胸部蛋糕啊喂!
梅雷迪丝·瓦德曼《疫苗竞赛 : 人类对抗疾病的代价》
书算不上厚,但读了很久,信息太充沛了,非常扎实耐看,以科学发展为明主线,人文发展为暗主线,夹杂着各方各色伦理、商业、政治博弈,涨了很多走心的知识,尤其是细胞归属和商业化争议部分着实好看。另外不夸张地说,这书可以点燃我的职业理想,从采写上,这书难度并不大,就是非常费工夫,从参考文献密集标注可见一斑,真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扎下几年写出这样的作品。不过话说回来,密集的上标其实有点影响阅读体验嗯
伊琳·卡蒙《异见时刻 : “声名狼藉”的金斯伯格大法官》(笔记戳)
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闪光点,那全然来自于金斯伯格本身而非作者。书就是本简单的流水账,但金斯伯格那种把谦逊和坚定发挥到极致的样子非常鼓舞人,不带任何功利,只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推动发展或留名青史不过是附赠的结果。大言不惭地说,我觉得我的人生理想底色和金斯伯格很像,但为之付出或说愿意付出的代价恐怕不足其万一,我应该还可以再努力一点
方柏林《星条旗下的茶叶蛋》
作为通勤读物其实很不错,不知道为什么读的时候常常浮现起马家辉上节目的样子(咦?),时常幽一小默,让人忍俊不禁。其实无论是如思乡的个人情感、对社会事件(比如161次监禁,抑郁症自杀,信用评级下降与生活联系等)的思考,话题的本质其实很沉重,但寥寥数语写得举重若轻,心态和笔力都是值得学习的
彼得·阿克罗伊德《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 : 奥斯卡·王尔德别传》
理解不了这一传记体的创作思路:为什么要用第一人称?为什么要用日记形式?他怎么保证自己还原的最后三个月的王尔德贴近现实?毕竟王尔德本人嘲笑过不少他在世时就看到的关于自己的人物报道了。但不得不说,写得好,翻译得也好,那些纷繁复杂的形容词副词非常工整且有韵律,如果不强求真实与否,这书本身足以让人对“王尔德”爱恨交织了,爱其浪漫不羁,才华横溢,敏感骄傲,遵从内心,也恨其蔑视普世伦理道德,缺乏责任感,让自己潦倒,也陷家人于不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