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掌大的小砚屏,蜗居在我手里也有几年了。明清,民国的?不可考。
黄花梨的边框,内嵌一块天然石,上书:百年莫惜千回醉。
汉字中的"醉"字,本意是醉酒。生活中常碰到的"酊酩大醉",是也。
却渐渐中,它早已演绎成醉翁之意不在酒,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情形。或金榜题名,或抱得美人归,或春风得意,或在乎山水之间也,都自成人生之醉态。
"人自醉",大多在心处,并不像"查酒驾"那么強制,那么简单。

砚屏的另面,隐约是打坐诵经的"达摩"?和听经的小和尚。因画案模糊漶漫,只好推想了。况且,此等玄意,总都是"欲辨已忘言"了。
边框的"海黄",包浆温润得很是养眼。可惜底座应不是原装配的了,也非黄花梨。内嵌的石板中央斜插下去有一道裂痕,并不觉得遗憾,毕竟年代久远,"十狮九残",在所难免。

偶尔淘得,喜欢了一阵之后,才若有所思:这小家伙虽有缘于我,却不该滞留于我。原因很简单,本人"舞文"却不"弄墨"。既然胸无点墨,何必使人家怀才不遇。
何妨送人?送谁呢,小姨子冬艳,还是市文联的王晓红。或者,杨孟冬,姚冰,梁云平?甚至仇官有。所熟识的几枚书法界的朋友环视了一圈,终是举棋不定。怕唐突,未必人人如我,在意这些不着调的小情趣。

又仿佛在心中,已然赠予了他们每人一份似的,不然何来"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况味。
砚屏,文房四宝之衍生品。古人过去研墨写字,墨要自己磨,就有人发明了所谓的砚屏,说是为遮挡,防止墨汁被风干,其实,是文人的雅兴,或者做作。
类似的还如小墨床,小水盂,笔枕,未想,竟变成了后追逐的赏玩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