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场《和作家韩松落对话》的直播,第一次看到他本人。之前读过他的作品《为了报仇看电影》。
关于韩松落有一个评价,眼毒心静。他躲在窗后,看路人的发梢,那上面粘着的尘土、昨夜的噩梦、梦里的血腥和酱油味、气息深处的脉搏、一息尚存的希望。
这就是韩松落给我的第一印象,这个印象来自他的作品。那时我觉得他太极端,就连看电影也是为了报仇,向平凡的生活报仇。我总觉得这种情绪有点过了。
他的“毒”到,给我一种愤世嫉俗,浪荡不羁的错觉。
直到在直播间见到他本人,我惊呼,这样是韩松落!这才是韩松落。
和我想像中,实在相差十万八千里。
我不知道他的年龄,网上也没有查到,看上去,非常的年轻。文质彬彬,文化气质浓郁。
就是这样一个温文尔雅的人,写出那些独特的文章。
他的语气也很温柔,嗓音很好听。
他回答问题,更是让我惊叹。
有一个问题是关于搜集素材的,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包含那么多独特素材,是哪来的?
他说他的文章,每一篇都不长,读起来也很快。但是,他写每一篇文章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那些素材是他一个个积累的,积累素材没有捷径,只能平时多看多想,多收集。
他教了一个独特的积累素材的方式,我之前没有听到过。他说用语音记录。他旅游的时候,通常用这种方式记录。语音记录,更形象,可以听到语气,语调,能记录当时情绪。这是其他记录方式所没有的。
只是这种记录方式会受环境的影响吧,我喜欢在安静的地方发语音。在一个嘈杂的地方记录语音,这个功力还得练。
关于碎片化读书、学习、写作。他的建议是,能利用零散的时间来学习,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有学习的意识,愿意去行动,把自己零散的时间利用起来非常好。碎片化时间就像珍珠,这些珍珠需要一个托盘,把他们托举起来。不至于太过分散,整理到一个托盘,这样的收集方式不错。
比如女性主义就是一个托盘。当然你不止需要这一个托盘,你需要很多托盘。不要让自己的思维太狭隘,停留在女性主义里。还有,哲学,社会学,历史等等。你需要很多托盘去托举碎片化学习。
韩老师的眼界还是很广阔的,他说他的创作,融合了音乐,电影。因为他逻辑性不那么强,他就采用其它方式。
如果写桌子上的物品,有盘子,有笔,有书。那怎样一一呈现呢?
用看电影的方式,电影镜头是怎样展示的,就怎样去写。就像肩头扛着一架摄像机。
写小说就像一场音乐,有高有低,有情绪到达顶峰,又有让情绪回落的部分。他按照音乐的节奏去写小说。
艺术的形式都是想通的。
关于流量,他的态度比较中立。流量就是流量本身而已。为什么叫流量,就是会流过去,是动态的,会消失。不必要为流量太过焦虑,正视它就好了。不要让流量左右你。
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代替写作。他说他是悲观的。他认为人工智能会比人写得更好。人工智能没有情绪在里面,它的创作基于逻辑,既理性又有说服力。
如果说人工智能和人类创作,区别就是情绪。如果机器写的东西,没有情感,那读者还会买账吗?文学作品,人工智能还是无法替代人类的。
听完韩老师的分享,内心还是挺感动的。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体系。韩老师温柔且“毒辣”,一个人身上呈现出矛盾体,特别有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