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4岁男童在妈妈婚礼上,警告新郎:“你必须得对她好!如果你敢欺负她,等我长大以后收拾你!”男孩个头才到妈妈的腰,声音奶奶的,但那忍着哭腔又一板一眼的做派,却活像嫁女儿的爸爸。
网友留言里很多人表达了对“别人家孩子”的羡慕。
但我的心里总觉得一丝酸楚:好像父母不是父母,孩子不是孩子。父母与孩子的角色,发生了颠倒。
在办公室里跟同事们聊起这个话题时,有一个同事分享了她的同款经历。她告诉我:原来,这件温暖贴心的“小棉袄”背面,早就布满了窟窿。俗话说“父母永远在等孩子的感恩,孩子永远在等父母的道歉。”
她说:她人生的前十七年,一直在做“父母的父母”。
不记得从几岁开始,“贴心小棉袄”“从不让妈妈操心”就成了她能得到的最高赞誉。她的妈情绪化,容易崩溃,一言不合就冷暴力;而我,总要“主动认错”→“认真检讨”→“保证下次不犯”,直到把她哄得笑逐颜开。虽然早已习惯成自然,但有时也会心生疑惑:到底谁是妈妈,谁是孩子?
我的一个学生曾经给我分享过这样一则经历:她说记得高二那年,去妈妈的单位聚餐。餐桌上,提起我上次月考成绩,妈妈的同事们都夸:又考了班上第一年级前五,你好福气啊!“哎呀别夸了,因为马虎数学丢了15分,还没反省呢!”我她妈边笑边骂。“不过我闺女确实从小都不让人操心,是我贴心的小棉袄,比她那个不着家的爹强一百倍!”
一贯冷漠的妈妈,在同事们羡慕的目光里终于支棱了起来,一边夸女儿乖巧懂事贴心贴意,一边疯狂踩踏那个让她失望透顶的丈夫。而女儿在欢声笑语中,温顺无言地垂下了头。
妈妈清高自许,怀才不遇,嫁的男人又配不上自己,却无力改变现状,便郁郁终日。
怨恨,是被吞没创伤的表达;恐惧,是被抛弃创伤的体现。于是,在夹缝里艰难生长,分不清爱与剥削的界限,像沉溺于PUA式的恋爱一样,难以逃离。
“亲子角色颠倒”,就是孩子把“照顾父母”的责任,背上了自己肩头,成为父母一方甚至双方的保护者和拯救者,而本该向孩子提供情绪价值(比如赞美、安慰等)的父母,反过来向孩子索取情绪价值。
人有两种基本需求,一是追求自我实现的独立性需求,二是渴望被爱的依赖性需求。亲子角色颠倒,使得孩子既不能独立又无法依赖,不仅影响我们的人际沟通,甚至会让人丧失爱与被爱的能力。
然而,现实往往无视了我们的呐喊,孩子和社会都在迫使我们承担起父母的职责。
于是,下一代“角色颠倒”的亲子关系,又被制造了出来——父母与子女相爱相杀,都希望从对方身上得到救赎。爱恨纠缠,让已长大的小象,拽不断细细的锁链,让本该过好各自生活的父母和孩子,浆糊一样紧贴和纠缠。
然而,无论我们愿不愿意,父母与子女,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终究都要分离。解决的途径只有一个,就是离开对方。
分离不是为了分离,也是为了某一天,能够从恨中解脱,在爱里的重逢。放下恨,重拾爱,到底逢。放下恨,重拾爱,到底需要多久?
可以是十年,也可以,是一瞬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