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读书会,我也期待已久。每次和大家在一起,总有种“人人是我师,我是人人师”的感动。每个人是彼此的镜子,不经意说出的一句话,正可印证内在的某种流动;不一样的视角,打开另一扇窗照见不一样的光。昨晚,我也灵感大发,有了一些原创的表达,并加以新的补充。
《少有人走的路:勇敢地面对谎言》第一次导读有感
【关于真爱】
谢娜和张杰恋爱5年,某次通电话,谢娜一时情起主动求婚,张杰懵了,语无伦次的说,这么重大的事,你要不要再考虑考虑……话还没说完,就无声了,挂电话了。再接着,谢娜拔打对方电话,始终无法接通,直到第二天张杰才回电。真实的原因是:无声时,是进入了电梯,再之后接不通是手机没电了,当晚张杰有活动,就这样一直拖到了第二天早上再解释,谢娜接受解释,两个人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继续谈着,直到现在姐弟恋开花结果还有了双胞胎女儿。
我个人感觉谢娜对张杰绝对是真爱。这个求婚的故事,如果放在有些女生身上,会不会出现另一个版本。我是女生,我主动求的婚,你居然敢不接电话,还敢关机!天呐,这五年的恋爱,原来是假的……
其实,真爱就是愿意信任,愿意多一次沟通!我们在很多小说、电视里听到过关于“误会”而错过的“爱情”“友情”。真爱是勇敢面对。
很多时候,我们处理孩子的事情,也会陷入道听途说、不明真相里,早早地就气不打一处来,不给孩子一个澄清的机会。有时候,我们觉得孩子不够优秀,并不具象,也许,那个不优秀只是数学有所退步,我们就开始全盘否定。实际上,我们在各种关系里,往往活在“成见”里,无论对爱人还是对孩子。而这个“成见”,更深处极有可能是“对自己的不满意”“对自己不够爱”!
【什么是心理咨询】
一个人活了几十年,在过去的人生中,在经历人、事、物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积累了一些情绪,这些情绪包括怨恨恼怒烦悲恐忧思惊……有些情绪被化解了,有些情绪被压抑了,被压抑起来的情绪如同一个一个或大或小的地雷,或深或浅地埋在心底。
我们渐渐长大,看似很好的生活着。实际上,总有些时候,我们会生气、会愤怒、会爆燥,那是被踩到了情绪地雷。而心理咨询,是可以进行一个个排雷的工作。
举个例子,张三和王五,两个人小时候都被蛇咬过,张三胆子大,以后见到蛇,嘻嘻一笑没当回事,而王五胆小,以后见到地上有根绳,都要绕着走!
人跟人是不同的,接受心理咨询,是帮助有心理阴影的人走出来,重新面对。 《少有人走的路:勇敢地面对谎言》第一次导读有感【极端案例毕竟有限,我们也可以多看看阳光】
这个角度非常棒,开启心灵之旅,必然需要回头看看过去的那些心里阴影,过程有点痛苦。
心理学实际上有很多流派。荣格分析学是祖宗定人生,经典精神分析学是三岁定人生(童年定人生),存在人本主义是当下,永远的当下(永远的未来)过好每一个当下,相信人有自我调试能力,不只是固着童年,只要给予信任,就可以随时适应当下和改变。
存在是哲学概念,人本是心理学概念,存在包括范围更大,哪怕不好的也是合理的,引申在心理学上就是那句“任何心理问题都是曾经的功能”,人本是相信:这个你曾经的功能现在不适合了,你自己会改的。
那么这个《少有人走的路》系列,是以经典精神分析为地基,挖掘似曾相似的案例来帮助我们唤醒、觉察、释然、活好。
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强大。有时候,后退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少有人走的路:勇敢地面对谎言》第一次导读有感
大家都知道跳远这项运动。分立定跳远和助跑跳远,哪个跳得更远呢?立定跳是在原地起步,而助跑跳是后退很远很远再飞奔向前,用力一跳,跳出老远。对吗?
《少有人走的路:勇敢地面对谎言》第一次导读有感
大家眼前有这两个场景时,是否可以联想一下,立定跳就是活在当下,也能继续往前,而助跑跳虽说要后退去看到过去的那些痛,但最终那份强大的前进力,可以让我们活得更出彩呢?
【关于“正常人”】
非黑即白的认知在生活中,比比皆是。要么是“正常人”,要么是反面的“不正常人”。求助者乔治听完斯科特关于强迫症的心理科普,就开始确诊自己是“正常人”,一下子从极端痛苦中抽离出来,仿佛被特赦般。
实际上,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换框,我们可以这么表达,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大部分人”,另一种是“小部分人”。我们有时候是“小部分人”,有时候是“大部分人”。是“小部分人”时,有时也很积极,比如我们一起来到了“少有人走的路读书会”,有时候“小部分人”可以暂时活在“情绪低谷”里,再走向“大部分人”中。当我们这样换框,就没有对与错、好与坏,随时切换。
我们悦纳自己的不同面,也包容他人的切换。慢慢地,我们就不会陷入“是否有问题”中!活出那份淡定、从容。
最后,我也非常认同书中的几段话:“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你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一个人逃避了生活中的痛苦,就会承受心理疾病的痛苦。”
——2018.9.12蒋瑞芬《少有人走的路勇敢地面对谎言》第一次导读有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