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篇:培养孩子的内驱力(三)
(接上篇)内驱力也被称做自驱力。就是一个人自己驱动自己的力量。既然内驱力这么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呢?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困难。说到简单,就是因为有些孩子根本不需要培养,在他们的性格中就有争强好胜的特质,这样的孩子天生自带内驱力。
有这样一类孩子,他们从小就争强好胜,做什么事情都想做第一,不能容忍其他孩子比自己强。这样的孩子内驱力不需要培养,只需要引导。如果他们把这种争强好胜的心态用在学习上,只要有其他人比自己学习好,他们会着急,不舒服,甚至焦虑。这时候只要家长适当加以引导,他们就会把这种劲头放在学习上。这样的孩子学习当然不需要家长看管,他们会非常主动,甚至会推动家长为他们创造各种能够学习好的条件。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80409/1b28f5d036b29b31.jpg)
如果你的孩子属于这种类型,那么恭喜你,因为你不用像大多数孩子家长一样费尽心力陪孩子学习。只要帮助孩子缓解压力,指引方向,教授方法就可以了,甚至要适当地“刹刹车”,不能让孩子过于劳累。
不过事情有两面,争强好胜的孩子虽然自带内驱力,省了家长很多事,但是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问题。这样的孩子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分为三类:
1.劲头不放在学习上
虽然有争强好胜的性格,但是偏偏不用在学习上。学习以外的事情都要争第一,而在学习上却不那么好胜。这样的孩子需要家长的引导,而这个引导过程可能是很漫长的,而且过程会非常曲折,但是应该相信,只要孩子具有这样的特质,通过引导,他们会把这个特质用在学习上,那时家长就不会那么累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80409/b54417d686adcf78.jpg)
2. 容易放弃
正因为有争强好胜的性格,孩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发现还是无法名列前茅,抗压能力差的孩子就会自暴自弃,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达到目标,从而选择放弃。这样的孩子一旦对学习放弃了,再让他们把劲头放在学习上就非常困难了,因为他们已经丧失了信心。
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家长耐心,正确地引导了。当这样的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千万不能用强迫的手段逼迫孩子学习,因为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使孩子的情绪进一步崩溃。这时候家长要引导孩子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具体操作方式参照训娃记122-131篇),而且要树立孩子的信心(参见训娃记175-185篇)。给孩子树立学习是长跑,比的是耐力,而不是一时的成败的观念,坚持到最后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80409/388fca80c09975e9.jpg)
3. 焦虑抑郁
如果孩子容易放弃,可能还算好的。最可怕的就是这样的孩子一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无法达到目标,或者一次或几次考试发挥失常,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就会变得自怨自艾,彻底丧失信心,又无法接受现实,从而变得焦虑甚至抑郁。
网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某中学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有一次考试发挥失常,不如自己的竞争对手,失去了第一的位置。家长又埋怨了几句,一时想不开竟然跳楼自杀。。。
还有一些孩子虽然不这么极端,但是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从而一蹶不振,轻则成绩一落千丈,甚至厌学,重则情绪波动剧烈,极度焦虑甚至抑郁。到了这样的地步,不要说学习,都无法正常地生活和成长,一个优秀的孩子一生可能就这样毁掉了。(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