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诗.遐想(四)
近日和大家伙一样,本着不给国家添乱的目的闲居在家。读书便是最好的时光,把平日里没有时间细品的诗文拿出来细品和回味,也真是极好的。
龚自珍是我喜欢的清代诗人之一,利用几天时间读了读《己亥杂诗》。打开书,熟悉的不熟悉的诗句都扑面而来,沁人心脾,如同久别重逢的故人,没有一点儿陌生。当我读到“吟道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心变得柔软起来,在这个安静的夜里,直抵我心灵深处。
全诗如下:
己亥杂诗·二二七
龚自珍 清代
未济终焉心缥缈,百事翻从缺陷好。
吟道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
先前对这首诗并不熟悉,当我读到之后,便再也难以放下。我是相信一见钟情的,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眼缘。一本书,一首诗又何尝不是如此。
读诗如遇人。有些诗读过了也就读过了,不会在你的心里留下任何印记;有些诗读过了,会在某个瞬间在你的心里泛起阵阵涟漪;还有些诗读过了便仿佛刻进了你的生命里,再也无法忘记。
读好诗则如遇良人。只是这个良人的标准因你而定。你内心需要什么,什么诗对你来说就是好诗。你是一片焦渴的大地,你需要的便是酣畅淋漓的甘霖;你内心痛苦挣扎无法释怀,你需要便是有人能够懂得的默默聆听;你在行走的路上迷失了方向,你需要的便是有人轻轻给你指一条津渡。
今日读龚自珍这首诗,如遇良人。那一刻,如同把困在心底很久的纠结之绳子化解为一个活扣,悄悄打开,让我好几天都在心里咂摸回味。
“未济终焉心缥缈,百事翻从缺陷好”,诗句一开头就安慰了一类人,且让他们心里舒舒服服的。龚自珍的意识是“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心里飘渺无助,很多的事情还是拥有点缺陷是最好的。”看见没,龚老的意思是:一个人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心里肯定是怅然若失的。这种感受他完全能够理解,一下子便拉近了不知道与多少共鸣者的距离。人与人之间最难能可贵的便是相互之间的懂得,尽力之后没有得到完美的结局,实际上有都少人在心里是很难开怀的。接着诗人展现了他的“缺陷论”,很多事情并不是一定要完美,缺陷同样是一种美丽。一句晓之以理的诗便让人们在失落中平稳着陆,不在较劲了。
我是一个并不自信,却偏偏又要追求完美的人。于是常常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又绝不放手。很多时候,心中都藏着一个“忍”字,仿佛只有这一个字才能让事情幻化的更加圆满,才能让自己不留下遗憾。然而结果可能留下的是更多的遗憾。
月有阴晴圆缺。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不留遗憾,但自古及今又有谁人能逃脱缺憾?屈原批发行吟江畔的遗憾,司马迁遭受身体残疾的遗憾,李白有被逐出京城遗憾,苏轼有宦海浮沉一生的遗憾。在他们每一个人都心里都藏着大大的梦想,都可以书写出最壮丽的篇章。
遗憾就是遗憾,不同的人选择有所不同,结局自然不一。缺憾也是一种美丽和真实,况且有些遗憾的造成着并不是你自己。这时候聪明的人就要学会面对这种遗憾,在错综复杂中走出柳暗花明的道路来。
“ 吟道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这一句是不是说到你的的心坎里了?古往今来,怎一个“情”字了得?不然元好问也不会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牡丹亭》更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人类之间最美好的、最微妙的就是各种感情了。感情的纠葛可以让人生生死死,让人反目成仇,让人偕老相伴,让人同归于尽。情感的错综 复杂,更是让多少人流连于此,无法自拔。

除了爱情,还有友情、亲情同样如此。多少看似靡坚不摧的感情在突如其来的灾难、现实的种种利益面前不堪一击,让人扼腕叹息。无奈,我们又离不开情。无法想象一个人不与外人发生任何关系,只是一个孤零零的存在。没有爱情的甜蜜,没有亲情的陪伴,没有友情的支持,那她的一生
又该是怎样的无趣和苍白啊。
倘若光说各种情感的围绕,那龚自珍也不是龚自珍了,他说出了一个道理:缺憾由情而生。诗歌的妙处和蕴藉就在于他把这种情感的围绕与人世间的残缺与美好相关联,让诗歌向纵深方向发展,从而拥有了深邃的意义。
佛陀说一切有情众生,这四字便是极好的一幅人间图画。
正是因为有情,所以人常有各种缺憾。佛家所言四苦“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试问哪一样不与“情”字有关,哪一个不留下诸多遗憾?因爱而求,因求不得而怨,因怨而憎,因憎而苦集,人生之苦乐,无不是皆是如此。
茫茫天地间,芸芸一众生。凡人重果,圣人重因。世间一切因缘聚合,最终化做各种“情”而生。还债的,报恩的,
讨债的,都化做父母亲情,夫妻爱情,子女恩情,朋友友情。
只是好的因,不好的因,皆有凡人造成,在这其中难免出现差池,生出遗憾来。
人生在世,不可能时时事事都顺心如意,留有遗憾,有点缺陷的也是美好的,无论对人还是对事都是如此。明白了这个道理,此时此刻你是蜗居在家里还是奔波在外也就无所谓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