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尊重?什么是溺爱?在很多父母的眼中,尊重和溺爱总是分不清楚,并且由于将溺爱当做了尊重,坑害了孩子的一生。
李某家的女儿已经8岁了,一直都是在李某的“绝对”尊重下长大的,在李某看来,自己是非常尊重孩子的,但是在其他人眼中,李某心目中乖女儿却不是这样子的,他们认为李某的女儿已经被李某惯坏,因为到现在也没有孩子愿意和李某的女儿玩。
直至如今,李某看到自己女儿孤单的身影,总算是醒悟了,明白了自己的“尊重”原来是溺爱。
尊重和溺爱都是父母对于孩子的爱,但是一旦掌握不好度,尊重由此就便成了溺爱,所以父母一定要学会分辨,千万不可搞混。
一、什么是尊重孩子,什么是溺爱孩子,两者的界限在哪?
一位家长带着孩子上街,孩子不小心打翻了旁边的一个摆设,顿时大哭,家长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指责孩子,而是关注孩子的心情,哄着孩子,不让孩子受到惊吓。旁边的路人看到之后,就认为这是家长在溺爱孩子,而家长很不理解,因为他觉得自己并不是溺爱孩子,而只是保护孩子当时的心情。
1.尊重是理解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想法。
在很多人看来,尊重是一个不会出现在孩子身上的词汇,他们总是认为孩子很小,什么都不懂,因此不需要多在乎孩子的感受。但是,恰同溺爱不同的一点,尊重就是要如上面的那位家长一样,无论孩子有没有做错,要先在乎孩子的感受,安慰孩子受到惊吓的心情,就是对孩子的尊重,不是溺爱。
2.溺爱是让孩子待在温室,代替孩子承接风雨。
父母总是认为,自己不是溺爱,而是自己对孩子的一种保护,因此总是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去做,自己去替孩子遮风挡雨,替孩子面对一切,让爱护成为了一个陷阱,将孩子养成了温室里面的花朵,一旦出了保护圈,孩子就是处于危险之地。所以溺爱与尊重的区别在于溺爱是让孩子待在温室,父母代替孩子去承接风雨。
二、是哪些原因,为何很多父母总是会搞混尊重和溺爱?
溺爱,是父母对于孩子盲目的宠爱,是自私的爱,是一种变向控制。但是导致这些的原因一般都分为两种:
1.父母对于孩子的愧疚。“你要不给我买,我就回姥姥家。”
“好,买买买。”
“耶,爸爸最好了。”
这是一个单亲家庭的父亲与孩子之间的对话,原因是孩子想要买一个玩具,但是父亲知道孩子家中已经有了一个,只是颜色不同而已,所以不决定给孩子,但是孩子不同意,非要买,父亲没有坚持自己的原则,还是同意了孩子的要求。所以,溺爱的一部分原因来源于父亲因为孩子的愧疚之情,因此对于孩子想要什么,都会想尽办法去满足。
2.对孩子教育的观念出现错误。
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溺爱总是用一句话来回应:“我这是为孩子好。”
发小的儿子已经是一个20岁的小伙,但是在一次做客的时候,就看到这位20岁的小伙,依旧是一个需要妈妈来照顾的人,他的房间里面东西都是乱糟糟的,生活方面也都是不能够自己解决,询问之下才知道,这都是发小的教育观念,她认为孩子就是要宠着的,不能让自己的心肝宝贝受到一点苦楚。
因此,当父母的教育观念出现问题之后,特别是偏向“为孩子好”这一观念,父母就会体现出自己强烈的控制欲,溺爱孩子,将孩子养废,并且自己认为自己做的是正确的。
三、父母该如何正确的尊重孩子,又该如何避免溺爱?
尊重是让孩子成长,溺爱是让孩子走向弯路,所以作为父母应该仔细辨别什么是尊重和溺爱,也要学会怎样尊重,怎样避免溺爱。
1.孩子自己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处理,不要过多干涉。
90后的新妈妈小丽很是头疼,因为自己的孩子想要参加一次爬山活动,但是自己的婆婆和公公并不同意,理由是孩子还小,不应该有那样剧烈的运动,但是对于小丽的教育观念之中,孩子虽然小,可孩子想要自己决定的事情,她认为孩子可以自己做决定,因此,她有些矛盾,不知道自己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婆婆所说的溺爱。
其实,溺爱与尊重之间的区别在于,父母做出来的决定是否利于孩子的成长,好比这一次小丽做出来的决定,就是尊重了孩子的自己想法,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不做过多的干涉,是一种对孩子的尊重,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和 锻炼。
2.建立一定的规则,让孩子明白自己不可胡作非为。
无规不成方圆这一句话,无论用在什么地方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在父母与孩子之间,也需要建立一定的规则,让孩子明白做什么事情都是有一定规矩的,孩子就不会任性妄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然,当孩子做错的时候,父母也要明白,不可以一味的纵容,而是要按照规则进行一定的小惩罚,培养孩子明辨是非对错的能力。
3.满足孩子的正当需求,拒绝孩子的无理取闹。
尊重在于满足孩子的要求,但不是所有的要求都一一满足,而是满足孩子的正当要求。例如孩子想要一本书,一次旅行,都是可以满足的。对于孩子来讲,父母对于自己需求的满足是一种快乐。很多的大人都曾经有过一样的体会,小时候自己想要什么东西,因为家里条件不好,父母就会说:“等家里有钱了就给你买。”但是等人长大了,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得到的时候,却已经失去了当时的那种快乐与渴望。
因此,要满足孩子的正当需求,让孩子拥有可以拥有的快乐,与此同时,父母也要拒绝孩子无理取闹,让孩子明白想要的来之不易,需要靠自己得到后,就有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
总而言之,虽然尊重与溺爱的标准容易让人混淆,但是掌握了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还是可以避免“坑娃”现象的出现。
看完以上,你对尊重和溺爱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