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樊登老师的《减法》,我来谈一下对这本书的理解。
一、关于知识点
(一)加班是本能,减法是智慧。
减法,是“先得”,“后舍”。
1、我们天生把减少当做“损失”,所以做减法的时候我们常常踌躇不前,有时就像“割肉”一样“疼痛”,满满地“不舍”。
2、同时我们还要承认之前的添加属于“沉没成本”,而承认过去的“错”需要莫大的勇气。
(二)加法和减法相得益彰。
1、我们需要加法,同时也需要减法,作用不同~
2、减法不是简单的舍去,而是“满意度达成后的减少”,不影响“需要的功能”。
(三)关于新名词:信息节食。
我们在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新的信息,每天都有各种方式把信息带给我们。
电视、电脑、微信群、他人的口……但是,这些跟我们真的有多大的关系呢?
我特别喜欢“信息节食”这个词,让我们对过多的信息说“不,谢谢。”
二、关于我的启发
1、应用于工作,我们会发现我们似乎越来越忙,事情越做越多,但是这些真的“做对了吗?”。就像出现问题,就加一道检查,这样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2、应用于儿童教育,我们要抓住本质,化繁为简。
就像樊登老师在《陪孩子终身成长》中提到的三根支柱,搭建好这三根支柱,儿童教育就抓住了核心。在樊登老师在《减法》中提到这一点时,我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我发现我之前做的是把“焦虑”传递给孩子,我觉得很多知识都有必要学,所以就想“灌输给孩子”。比如:思维导图、如何写好作文、情绪管理、时间管理、整理、历史……但听到这里,我发现,这些真是孩子需要的吗?我传递的是知识还是焦虑?孩子能否自主的选择?
3、应用于“阅读”,我们真的一定需要看纸质书吗?听完樊登老师的音频,有所收获是不是也可以呢?对于纸质书,我们真的需要看完整本吗?取其中自己需要的不就可以了吗?我们不是为了“看”而“看”,我们是为了“用”而“看”。
三、关于我的下一步行动
1、“笔记”记得更少,记的越多,看的可能性越小。
2、“开车”不打电话,因为心智带宽变窄了。(至于原因,有兴趣的同学去听一下樊登老师的书,挺有意思的~)
3、每一本书,能学到1个知识点就“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