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早上写完文章后,本打算看书,但突然觉得什么都不想做,也很难集中精力去学习。就把女友拉起来,聊了聊自己最近的状态,发现最近总是脑袋空空,没有表达欲,也没有学习的欲望。虽然每天都坚持读书、写作,但这都变成了机械性的动作,写的东西也都是乱写,根本没有发表的必要。
后来俩人聊着聊着,发现似乎是我把自己逼的太紧,之后就彻底休息了两天。这两天没有用来学习,甚至连书都没碰,只是刷刷剧,吃大餐,玩玩游戏。虽然在玩,但其实也没闲着,一直在思考该怎样解决自己的问题,后来慢慢想明白了,一下是我的一些结论。
一、一次解决一个问题
这是从前天在看到的一篇文章里学到的,我发现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想要解决的问题特别多。在读书方面想要通过大量多次主题阅读,建立自己的理解力池子,在写作方面又想解决如何选题、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等一系列的问题。
而我总想一次性把这些问题都给解决掉,但最后发现,越是这么干,越乱。最后还让自己承受不住压力,差点崩溃掉,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就像吃馒头一样,注定吃6个才饱,你也不能只吃第六个就行,必须得先吃完前面5个。
二、每天锁定一到三件事
俗话说贪多嚼不烂,自己远没达到那种为了学习疯狂的地步,就不要用这种标准要求自己。去年听刘润老师的年度演讲,他提到自己每天能把听书当成一种享受,每天花在听书上的时间长达5小时。
不管是上班路上,还是在家,甚至洗澡的时候也一样在听。关键人家听书的时候,还是开着2倍速听的,这只是人家的日常。当时听到这一段的时候,脑中第一想法,他肯定记不住听了什么。可现在想想,不相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自己没做到,后来我在听书的时候慢慢尝试开倍速听,经过一段时间发现,自己慢慢也能接受1.5倍速的速度了。
那再说回到为什么要每天锁定一到三件事,因为只要这样你才能专心去做事,不至于因为安排太多乱了方寸。事实上,作为普通人,能坚持每天做一件事就已经很不错了,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3、承认自己是普通人
还拿上面刘润老师听书的事情来说,对于我们很多人几乎不会把每天听书当做自己的日常,我也只是在最初接触到听书的时候,保持每天大量听书。现在一般也只是每周听一本,对于我来说,过多的信息摄入,很容易让自己迷糊。
另外就是写作,最近一直觉得自己已经写300多天,也算有点成就。但真的遇见写作水平比自己高的人时,还是很受打击的,人家比自己练习的时间段,但效果却远大于自己。抛开方法不说,个人天赋也占一部分。
所以还是那句话,别把自己逼的太狠,承认自己是普通人,按照普通人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就是了。
以上就是这两天的一些思考,其实我发现当你想不明白某些事情的时候,干脆别想,说不定答案,什么时候就自己出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