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8.00出发,在校门集合,分配任务。
AM9.00上车,前往目的地,开启路途。
AM9.30下车,翻山越岭,山色空蒙雨亦奇,沿途风景很是迷人。
AM11.30到达,开始随访80岁以上的老人家。
我们此行的目的是随访村里14位80岁以上的老人,村口的小哥为我们指引前行的道路。我想用时间顺序或者空间顺序来记叙这段历程,才发现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村里的人。
那是一位精准扶贫的老奶奶,岁月在脸颊刻下道道纹路,我注意到她的衣服整理层次有序,屋顶带几块透明砖的厨房显得明亮又整洁,我们本想做些什么劳务,却发现院坝里连细小根的柴火都排列得错落有致。
那是一位靠低保而活的老爷爷,莫名对几乎半米的高门槛具有联想力,每天不止一次的进出门,对膝盖的损伤不可忽视…呃…回到话题,也许是刚搬完柴火,为他检查背部的时候,注视着黑色棉服上夹杂着的木屑和蜘蛛网。
那是一位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爷爷,全身浮肿,没有温度的小腿以下缺血坏死,手戴血压器需要与心脏保持齐平,测试第一次由于浮肿太厉害,找不到动脉搏动而不成功,换右手测试第二次,握着的饱经风霜的手以防止位置偏差。
那是一位始终微笑着的有着洁白整齐的牙齿的老奶奶,带着老花眼镜,有轻度高血压的她吃着利血平,却因为稍微好转就停止服用,我们告诉她,血压药不能停。(轻度低血压会演变为高度低血压对心脏肝脏肾脏产生危害)炙热的眼神是对我们说出的各种医学关怀的渴望,询问应该吃什么药,却只能告知我们还并非真正的医生,不能随意建议与用药,最好的方法是去村医务所检查拿药。
那是一位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在路上碰到正在砍柴的他,我们手舞足蹈才明白原来他是名单上的一员,听力因为战争的剧烈爆炸声而受伤害,腰椎因为炮弹碎片而变形移位。头发与胡子花白,身体却依然健朗,劈柴生火不在话下,被黑烟熏染的烧水壶以及坑洼不平的地给我一种心安的感觉,一种踏在实地的感觉。
那是一位只做了一只眼睛白内障手术的老爷爷,在他耳边大声说话仍然听不清楚的老爷爷,颤颤巍巍的进房间找出了珍菊降压药,我们一看,却以过期两年,瓶子里还有半瓶的药,四个儿女早已离家在外打拼。
……
几乎每一家的老人家都留着我们吃午饭,我们谢绝好意,赶往下一家。途中偶遇小卖部,买了一点饼干吃,继续行走,回程时,小卖部围着一群人想要测试血压,我们发现了这里的人们极度缺乏医疗保障,小卖部阿姨告诉我们村里的卫生室从来不开,豪华的装修只是面子工程。"你们辛苦了,这么远来看望我们,关心我们身体"可是,如果我们没有来到这里,还有多少人知道这里的8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没有了上次统计的一大半(住进城里或是已过世),又如何能收获感动,收获美景,收获对做医生的感悟。
乡里的一天从田里的菜,山上的柴,树上的光开始,以井里的水,圈里的鸡,西沉的影结束。看似平凡与贫乏的生活,多少人能淡然的处之一辈子,多少人因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多少老人和小孩留守在家,当一切无奈与生活交织在一起,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现实。
多么希望末班车的时间能够再延长两个小时,多么希望我们还能在和老人家聊着他们说经历的故事,多么希望那条蜿蜒曲折的路多几辆接送人们的车,多么希望路边的野花四季更迭永不褪色。
只愿世间老人都身体健康。
0.00一天的时间结束。思绪依旧蔓延…
一天的时间能做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