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陈寅恪先生《对科学院的答复》

陈寅恪先生《对科学院的答复》

作者: 海边来的码字客 | 来源:发表于2020-05-31 16:30 被阅读0次

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王国维死后,学生刘节等请我撰文纪念。当时正值国民党统一时,立碑时间有年月可查。

在当时,清华校长是罗家伦,是二陈派去的,众所周知。我当时是清华研究院导师,认为王国维是近世学术界最主要的人物,故撰文来昭示天下后世研究学问的人。特别是研究史学的人。

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所以我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俗谛”在当时即指三民主义而言。必须脱掉“俗谛之桎梏”,真理才能发挥,受“俗谛之桎梏”,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

学说有无错误,这是可以商量的,我对于王国维即是如此。王国维的学说中,也有错的,如关于蒙古史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就可以商量。我的学说也有错误,也可以商量,个人之间的争吵,不必芥蒂。我、你都应该如此。

我写王国维诗,中间骂了梁任公,给梁任公看,梁任公只笑了笑,不以为芥蒂。我对胡适也骂过。但对于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说“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

我认为王国维之死,不关与罗振玉之恩怨,不关满清之灭亡,其一死乃以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正如词文所示,“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贤所同殉之精义,其岂庸鄙之敢望”。一切都是小事,唯此是大事。碑文中所持之宗旨,至今并未改易。

我决不反对现在政权,在宣统三年时就在瑞士读过资本论原文。但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你以前的看法是否和我相同我不知道,但现在不同了,你已不是我的学生了,所有周一良也好,王永兴也好,从我之说即是我的学生,否则即不是。将来我要带徒弟也是如此。

因此,我提出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其意就在不要有桎梏,不要先有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也不要学政治。不止我一个人要如此,我要全部的人都如此。我从来不谈政治,与政治决无连涉,和任何党派没有关系。怎样调查也只是这样。

因此我又提出第二条:“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其意是毛公是政治上的最高当局,刘少奇是党的最高负责人。我认为最高当局也应和我有同样的看法,应从我说。否则,就谈不到学术研究。

至如实际情形,则一动不如一静,我提出的条件,科学院接受也不好,不接受也不好。两难。我在广州很安静,做我的研究工作,无此两难。去北京则有此两难。动也有困难。我自己身体不好,患高血压,太太又病,心脏扩大,昨天还吐血。

你要把我的意见不多也不少地带到科学院。碑文你带去给郭沫若看。郭沫若在日本曾看到我的王国维诗。

碑是否还在,我不知道。如果做得不好,可以打掉,请郭沫若做,也许更好。郭沫若是甲骨文专家,是“四堂”之一,也许更懂得王国维的学说。

那么我就做韩愈,郭沫若就做段文昌,如果有人再做诗,他就做李商隐也很好。我的碑文已流传出去,不会湮没。

相关文章

  • 陈寅恪先生《对科学院的答复》

    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王国维死后,学生刘节等请我撰文纪念。当时正值国民党统一时,立碑时...

  • 陈寅恪对社科院的答复

    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王国维死后,学生刘节等请我撰文纪念。当时正值国民党统一...

  • 陈寅恪: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一)

    我不知该如何来表达对陈寅恪先生的缅怀,只好借用国学大师俞樾当年的应考诗句——花落春仍在,来表达对陈寅恪先生的...

  • 陈寅恪书籍三本

    下面推荐的书籍,是国学大家陈寅恪最为著名的三本,对国学与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在陈寅恪先生的书中,自会找到一种自由思想...

  • 悼陈寅恪先生

    公自巨擘鸣天地,傲骨成梅雪葬香。 何笑江山红梦泪,潦倒岭南葬他乡。 留此方绝才人语,颠处神州有奇芳。 盲目跛足奸佞...

  • 季羡林:陈寅恪先生

    二零一九年二月二十二日 星期五 晴 作者:季羡林 别人奇怪,我自己也奇怪:我写了这样多的回忆师友的文章,独独遗漏了...

  • 想起陈寅恪大师

    想起陈寅恪 北鲁/文 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很少知道现代学界大师陈寅恪先生了。 被誉为“教授中的教授”,先生集历史学家...

  • 陈寅恪

    陈寅恪 陈寅恪被誉为:“陈先生的学问,三百多年来仅此一人。”陈寅恪留下的史学作品并不多,目前市面上仅有两部,分别是...

  • 陈寅恪 : 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

    陈寅恪 : 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 或问观堂先生所以死之故...

  • 寅恪先生传之旁识二则

    近日借阅《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一册,读其中蒋天枢《陈寅恪先生传》一篇,有两点心得,略述于下: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寅恪先生《对科学院的答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xhr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