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41章 人性论

41章 人性论

作者: 度朴 | 来源:发表于2017-07-12 16:39 被阅读0次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却:止、退。粪:名词动用,肥、养的意思。走:跑。戎马:比喻精卵。郊:荒郊。

就治身而言,“天下有道”,是说人们懂得养生之道,通过夺精补脑之术来养生。“却走马以粪”即夺精补脑之术。“戎马生于郊”,即漏泄精液,说明不懂得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之于当今社会尤为迫切,尽管世界人民的平均寿命有了很大提高,但生命的质量并不乐观,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越来越差。现在,人们用于治病的费用已远远高于吃粮的费用,并且越是发达国家医药费用越高。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就是不懂得养生之道。人们不知惜精如命,加强自身内在修养,却视之如粪土、垃圾,毫无节制地行淫欲之事,以满足自我情欲。不懂得养生之道,不仅造成身体的疾病,而且还造成精神上的疾病。现在,社会上因精神空虚而自杀身亡者逐年增加,老年忧郁症、痴呆症、精神分裂症等日趋严重。这些症状的产生都是不知修之于内,一味地寻求外来刺激,以满足自我欲望的结果。


罪莫大于可欲,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罪:过错。祸:祸害。咎:凶险。罪、祸、咎,都是指淫欲给身体带来的危害,危害的程度是逐层加重的。可欲:可以实现欲望即达到性生活的高潮。不知足:欲望不知满足。欲得:欲望得以放纵。

就养生而言,罪过莫大于可以达到欲望;祸害莫大于不知满足欲望;凶险莫大于欲望得以放纵。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所以,知道什么是可以满足的,什么是不可以满足的,然后去克制不可以满足的自我欲望,常守可以令人满足的心灵世界,就永远满足了,罪、祸、咎的人生弊端自然也就没有了。知足,就是知足于朴,有朴与我为伴,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对于“知足之足”,有道之士抱朴子也有高论:“知足者则能肥遁勿用,颐光山林。纡鸾龙之翼于细介之伍,养浩然之气于蓬荜之中。褴褛带索,不以贸龙章之暐晔也;负步杖筴,不以易结驷之骆驿也。藏夜光于崇岫,不受他山之攻;沉灵甲于玄渊,以违钻灼之灾。动息知止,无往不足。”

本章是老子的人性论。淫欲是健康的罪魁祸首,若要养生,必须从克制淫欲开始。

道德功的修炼,就是从克制淫欲开始的。修炼道德功是遵循“液化精,精化炁,炁化神,神还朴”这一思路前进的,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强调守精如玉,惜精如命,使之不脱、不漏,并长期坚持不懈,直至返朴归真。其中的奥妙就在一个“化”字,只知惜守,不知转化,同样会给身体带来疾病。随着精气的转化,人一旦进入天人合一的玄妙境界,自我私欲就自然漫漫地消失了,自我价值观亦随之转化。

相关文章

  • 每天读本书Day3-《人性论》

    内容介绍 人性论分为三卷,分别讨论知性、情感和道德。人性论内容很多,以下介绍几个重要论述: 1、知识源于观念,观念...

  • 《人性论》说了什么

    一、与《人性论》的缘分。 《人性论》是我在阅读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之后开始阅读的。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

  • 人性论(上).pdf 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人性论(上)[www.rejoiceblog.com].pdf

  • 人性论(下).pdf 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人性论(下)[www.rejoiceblog.com].pdf

  • 人性论

    人不可以空洞,无论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必须给与支撑,否则,整个人就会疯掉,走上社会的路上。 能够对人产生支撑作用的可...

  • 人性论

    孟子曰:人性善也。从后人之行而学之以致也,此言确矣!人生而无它,犹一纸耳。岂有他物,即不为善何为恶乎?人性之丧,德...

  • 人性论

    人性有诸多缺点中唯“贪欲”最大,有人贪财,有人贪色,有人贪名,如果不加约束,任其泛滥膨胀,都将使人误入歧途。

  • 人性论

    人之初 ,性本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

  • 人性论

    今天读了关于人性的两极论。我们的社会之所以有趣,就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想法不一样,不管是跟父母跟同事跟周遭的朋友打交...

  • 人性论

    说到两性,一大早看到徐某某出轨的新闻,接着就被朋友圈刷屏。看到这个新闻心想贵圈真是乱,但是再一想想其实也正常,明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1章 人性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xib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