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为人的意识里,也只有文学创作才能给我足够活下去的勇气和意义。一者,不愿将就人生;二者不愿平庸度过。所以,从小我就对古人提倡的——“立言,著书,致仕”极为推崇。我不愿在多云的晴朗里,独独忍受时光的流逝,更不想看到行人匆匆,如流星划过,我只是渴望活着的意义,那何为生的意义呢?无非就“价值”字,而在我的世界里,文学创作就是我生而为人的价值所在。
为歌者,以曲律动人为追求,为舞者,以姿态婀娜为目标,而为文者,必须以教益众生为动力。我喜欢阅读名师大家,不是在于他们的名气之大,我只苛求于他们的精神之伟光——汲取人世间美好的趣味和灵魂,再以美好的一面展示给身边的人,岂不美哉?所以,我认为读好书是首要。只有好的灵魂,才能为夜色下的世界点缀璀璨的星光。
杜甫,一个悲壮的,为劳苦大众发声的文化名人,在我心里更是一个伟人,一个有侠义之心的文坛巨匠。他曾如此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当一个人的眼界打开了,那他看世界的角度就会多维化,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更有深度,引起读者的共鸣,触发灵魂的神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放翁也深有同感。同是文学的追求者,也必须深耕细作,扎根于生活,多多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多看看社会,多看看人生。就像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一样,在历史的记忆里倾诉起普通人的点点滴滴。
我酷爱鲁迅的文章,针砭时弊,刻骨三分。近代中国文学的先驱,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开拓者。鲁迅先生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在于家国情怀。身为一个中国人,必须要爱国,有为人民,为国家着想的意识,哪怕你是一个清洁工,只要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好,这也是报效国家,实践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位卑未敢忘忧国”,虽不在庙堂之上,但我心忧系天下。心有如一,方能生万,济苍生,播撒四海如是也。这是我所推崇的为文第三要。
倘若,你具备了以上素质,想要写出优美而又有深度的文章,也是很难的。为文者,也要有天生的悟性和天赋。这一点,有的人可以靠积累沉淀弥补,有的人可能一辈子也塑造不了自己的文学世界。术业有专攻,只要能够体现活着的意义,不虚度光阴的人,在我心里都是伟大的人。生命倘若有轮回,上帝下辈子也一定会看到你今生今世的作为而眷顾你下一辈子的尘缘。
我一直在想,人本身就是一个宇宙,里面有无穷的奥秘在等待着解答,而在文学的国度里,它的秘密更多,它的神奇更抓人心眼。宇宙可以无穷,人生亦然,而文学更是通往神圣和永恒的阶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