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谈佛系列第二章(续)》

《谈佛系列第二章(续)》

作者: 已注销1 | 来源:发表于2017-07-15 01:39 被阅读57次

    由于作为佛弟子我经常参想无常,所以会在记忆中留下很多有价值的关于无常的实例,而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列举,但下面的这个例子丢掉就太可惜了:

    话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今日的旅游胜地,在法国人征服该岛之前还属于是化外之土。法国殖民者发现当地人赤身裸体不以为耻,非常惊讶。(其实美国电影《Bounty》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岛民的着装,我指的是Mel Gibson主演的那个彩色新版,不是黑白的老版,前者给岛民穿上了上衣,呵呵)。法国传教士怒斥这种不知羞耻的行为,强迫土人穿衣并皈依基督。几百年过去了,在20世纪后期,笃信基督、衣冠楚楚的塔希提土著岛民惊讶的发现,来他们这里旅游的宗主国法国的人、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男女游客竟然赤裸上身、甚至一丝不挂地在海滩上出现了。这次轮到他们对这些赤裸的白人投去鄙夷的目光,而白人怎么看待他们呢?恐怕仍然是”不开化!“几百年前,裸体代表不开化,而现在,反对裸体却成了不开化!而几百年来,西方世界的独领风骚,使得亚非拉人民只有跟在他们屁股后头走的份,而我们即使拙劣地模仿了他们,也永远比欧美人慢上半拍。

    今天,无论是某某主义还是某某教,在欧洲和美国要么几乎消失,要么江河日下,却有大量的中国人捧着衣钵不放手。他们认为这些-ism(主义、信仰)代表了开化、进步,殊不知在欧美人眼中他们却是抱残守缺的可怜虫。如果一个人也好、一个民族也好,不能认识到世界的无常本性,却去盲从并执着于一些观念和风尚,以绝对、有常观之,这不是非常愚痴的吗?今天不幸的,在我家附近的旧金山国际机场发生了客机落地坠毁的事故。这又是一个无常的令人悲哀的例证。我们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计划、憧憬,等等,而当无常展示它的威力的时候,就连生命都如此脆弱,遑论我们计划得好好的未来!反之,有些曾经困扰我们的东西,当我们成长了、或者环境发生了变化时,也常常会有悖我们预期地消失。

    No,我不是在说我们从此不要做任何计划。实际上很多人因为黑白粗线条思维而不具备修空的根器,他们听了”空“,就以为他们什么都不应该做、一切都无意义,只有混吃等死一途。不是这样的。我们要生活、要计划,但不要太执着于其中,要经常思想无常,并且泰然处之。计划,是我们作人必须要做的,而且尽力做好,但变化却总是发生,而且往往超过我们的想象。这些日子我跟北京的小初高同学们经常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会收到诸如这类的问题:”某某专业在美国好不好找工作、万一找不到工作怎么办“。作为家长有这样的担心无可厚非,我也一样。问题是在美国这样市场经济社会,其经济盛衰具有周期性,时好时坏,是非常”无常“的。同理,对各个专业人士的需求也是变动中的。所以,谁也不能打包票在孩子毕业的时候就会好找工作。事实上作父母的永远不可能100%的保证孩子按照你的计划去走。就连我们家长说的”把XX学好,到哪儿都不愁工作“中的XX专长也是不一定的。XX可以是数学,可以是计算机,可以是英文,可以是很多东西,而不同的工作对他们的依赖程度不同。就连我们公认的沟通能力,对某些职业来说也未必就是有益的。退一万步,孩子真的能配合我们的种种计划吗?台湾有这样的事,一个女孩子博士毕业,坦然对父母说:”我对得起你们了,尽了义务、让你们面上有光,从此我要做我喜欢的事了“。她根本没有根据自己的专业就业,而是到街边开小店去了。台湾的政治家们称之为”教育资源的浪费“,应该不是夸张。

    我们与其总是渴望并不存在的有常,为什么不能从”无常“中发现机会?实际上我们中国人的一根筋、一边倒的思维非常有害,它使得我们没法去享受生活,而永远瞻前顾后、忧心忡忡。如果我们想问题不是极端的黑白,而是把事情看成是圆的、是左右都走得通的,就会心情舒畅,再无颠倒梦想。比如,你的小孩在美国毕业,假设当时经济不好,找不到工作,那么也许他本来不喜欢这个专业,为了留美就在学校里选择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继续深造,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再或者,他因为找不到工作而回去了中国,赶上了更好的发展机会,比留美的同学还要好,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据说百度的李彦宏就是在美国无聊想种菜,被他老婆拔了菜赶回国内发达的。不过说实话,这个事也应该作空观:我个人认为他老婆是个世俗中人,舍不得虚荣,不理解种菜人的那种境界。这就扯远了,但是要知道,很多这种隐士、半隐士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者、高人。诸葛亮为什么不自己跑出来做官却隆中高卧?等着人到山里去找他,几率很低。其实就是他超越了,上了一种官场沉浮的人达不到的境界。我们也会筹划着给孩子存足够的钱去完成在美国的学业。为了这个我们愿意承受委屈,看在钱的份上。其实,当我们这样计划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很多变数,特别是“好的”。我太太有一个同事也是华人,两个小孩在美国长大,他们的观念是:成年了就不该要爸妈的钱来供自己读书,他们研究了银行的利率,跟妈妈商量按照这个利率管父母借钱,将来打工偿还。(美国社会是一个以拼爹为耻的社会,当然你可以说小布什难道不是拼爹,有这个家庭影响,但整体风尚仍然是独立奋斗的,不是心安理得让爹妈供着的。父母也许有家庭教育上的熏陶,也许有一帮朋友帮你引荐,但事儿还是得自己做)。很多 -- 如果不是全部 -- 的美国大学生在校内外打工,比如一个人可以在学期当中在学校图书馆打兼职工,暑假则去旅游胜地打全职工,这似乎从遥远的19世纪就蔚然成风。而打工获得的历练是花钱都买不来的。打工的学生根本无须羡慕那些不用打工挣学费的。我听说里根总统的孩子们当年也是刷盘子挣学费的(再给拼爹的文化一个大嘴巴)。退一万步,美国学生还可以申请学生贷款。

    我意思是说,没必要为N年以后的事绞尽脑汁。到时候就自有办法,路都是可以自己走开的。单纯的无常可能对我们并没有伤害力,并不能造成苦。无常必须跟分别心结合才会影响我们的心情。这涉及到“十二因缘”的部分,只能另文来谈了。但至少我们可以知道,当我们没太多分别、妄想、执着,抱持一种“怎么都是好”、“没什么大不了的”心态,我们就不仅不惧怕无常,反倒能够驾驭它、享受它、做它的主人,就好象在海边冲浪的弄潮儿、或者开摩托艇的骑手一样。我们都应该知道,我们渴望的种种绝对的保障无法存在,而怀着对无常的认知坦然应对多变的人生,乃至享受变化带来的命运之神的表演,仿佛在观看一部精彩纷呈的电影,这难道不是一种健康的人生态度吗?当年我从南加州大学毕业,银行里仅有50美金,全部家具包括一台旧电视塞进零首付买来的三菱轿车,慨然驶向北加州去上班。这种“无常”带来的感觉,一生能有几次,真是弥足珍贵!我在美国经历了几次经济沉浮,每次我都想,大不了裁了我,我就回国去玩玩。我不怕无常,甚至有点怕有常。有常让我产生惰性、失去动力!请原谅我行文的罗嗦。下面这个例子也非常发人深省。中国人祖祖辈辈相信拥有土地带来的富裕,但即使这种铁律,在革命面前也不堪一击。那些看着风头不对的人在GCD到来土改之前抛售土地,而没有认清形势的淳朴农民就会接手。这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这些低价买入田地的人以为自己发了,实现了祖祖辈辈的梦想,但是却因此给自己和家庭惹来大祸,而常常付出生命的代价!真的是形势比人强!可是谁能有这样的远见,预见到全国有超过一百万乡绅被杀、几千年的乡绅阶层被彻底屠灭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佛系列第二章(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xka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