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黄奇帆谈到人生和事业就是一场不断的重组。重组的道路千万条,重组的方式千万种,但困难面前,如何抽丝剥茧、条分缕析,迅速找到最合适的重组路径,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发展的突破呢?这就需要把握重组的一般规律,明白重组的目的、条件、方法和注意事项。他认为一个企业负责人或者政府官员日常需要处理的事项中,绝大部分用常规方法就可以处理,不需要重组。整天坐在办公室里想重组,为了重组而重组,那是自寻烦恼。重组历来是问题导向的,是有明确目的的。一般在五种情况下,要启动重组思维:
一是实现超常规发展,需要重组思维。企业要想迅速扩大规模、占领市场,获取战略机会,地方要想加快发展、弯道超车,一般的方法往往是不行的,这时候需要转换思路,考虑重组的方法来推动。
二是化解历史遗留问题,要有创新的重组思维。一些问题由来已久,长周期存在,你的前任、前任的前任都没有解决,一定是在传统的坐标体系内无解的。这个时候,就要考虑用重组的办法解决它。
三是解决广泛存在的问题,要有独特的重组思维。因为既然是一个普遍问题,甲想解决,乙也想解决,大家都想解决,但又没有想出好的办法,就说明常规的办法解决不了,应该创新重组。
四是遇上爆发性、危机性、冲撞性的尖锐问题时,也需要重组思维。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在新时期、新形势、新条件下谋求新的突破,延续并不断增强竞争力,就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尤其是金融危机之时,常规的办法一般不大管用,必须用重组来摆脱危机,用重组来抓住机遇。
五是全球化背景下优化资源配置,需要有重组的思维。经济全球化使资源配置的范围超越了国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世界范围内寻求要素的最佳组合和资源的最优利用。一个地方要想分享全球化红利,就必须运用重组的思维,在全球化范围内对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化发展。
以上是从方法角度讲了五种抽象的归纳,具体到了你生活、工作中你稍微想象一下,哪些是属于这一类,哪些是属于那一类,总之跟这五类有关的有时间的、历史的、空间的、广泛的方面,有突发的、超常规的,有整个国家边界条件变化了、开放了,这时候你都需要有重组的思维,想清楚怎么解决问题。
【观点】
黄奇帆先生这里想说的第一个关于重组绝不是抽象的无事找事,为重组而重组,一定是问题导向的,围绕着解决某个问题而去重组,而问题有五种性质,这五种性质问题碰上了你就要启动重组的思维。小星这里也梳理一下,几点认识:第一,重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重组而重组;第二,从五个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发展问题、历史遗留问题、普遍问题、尖锐问题、优化资源配置问题,有出现这五类问题启动重组思维;第三,重组是为了企业资源更合理优化、发挥效能、产生效益,而不是把今天的问题丢给明天去解决。总之,企业家要考虑长远发展,不能为了短期利益或者迎合资本市场而随意启动重组,最后产生的后果只能是自己来承担。
欢迎大家翻阅新浪博客长文,每周更新一篇。博客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u/538079688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