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止者大智

知止者大智

作者: 鲸笑 | 来源:发表于2018-05-14 15:56 被阅读0次

闲来读史,一则小故事感触颇深。

  故事的主人公是东汉著名经学家马融。马融准备给《左氏春秋》作注,但他听说已经有贾逵、郑众二人作注在先。于是,马融找来阅读。仔细读过之后,马融觉得自己不合适给《左氏春秋》作注,他这样评价说:“贾逵的注本精深而不广博,郑众的注本广博而不精深,要做到既精深而又广博,就凭我个人的水平,又怎能超过他们呢?”因此,他打消了给《左氏春秋》作注的念头,转而去写《三传异同说》,随后为《孝经》《离骚》等书作注,后来成就斐然。

  在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中,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工作以后的领导,总是教育我们要积极进取,知难而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确,进取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那么,是否人生的一切事情,只有进才能成功呢?其实不是。止,有时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说,进需要的是一种勇气,那么,止需要的却是一种智慧。马融的适时放弃,不仅需要勇气和胆识,更需要过人的智慧和远见。

  老子《道德经》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只有认识到过分的欲望追求带来的后果并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才能获得长久的富足和安乐。“知止”不是教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而是教人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奋发有为的人生,理应进取有度,收放自如。正是因为马融懂得“知止”,他才有精力去做更有意义的事,进而收获属于自己的别样人生。

  可惜,在现实生活中,不懂得“知止”的大有人在。有些人,与人产生了纠纷,本来是很有理的,可是因为得理不饶人,不懂得适可而止,反而让人反感;有些人,很有才华,却恃才自傲,遭人忌妒,往往无故受敌;有些人,发了财喜欢炫富,结果引来杀身之祸;有些人,在商界打拼多年积蓄了一定实力,却盲目扩张,结果资金链断裂,血本无归;有些人,大权在握,却经不起金钱美色的诱惑,私欲膨胀,最终锒铛入狱。

  生命的艺术,不在于一路狂奔,而在于有走有停。功成名就固然重要,但不要舍本逐末,过度追求某些东西,而忽视了其他的人生环节。如果懂得知止,将熬夜的时间用来休息,或许年轻的生命就不会被病魔夺走;如果懂得知止,将寻求刺激的热情多放在家庭上,或许家庭就不会支离破碎;如果懂得知止,将拼命赚钱的精力多放在“常回家看看”上,或许就不会“子欲养而亲不待”;如果懂得知止,对名利问题多一些淡定,对进退得失多一些坦然,就不会患得患失、盲目攀比以至于违法犯罪、身陷囹圄。

  知止是大智。一个人只有时时、事事、处处知止而为、行止有度,才能成功、平安、快乐!

相关文章

  • 知止者大智

    闲来读史,一则小故事感触颇深。 故事的主人公是东汉著名经学家马融。马融准备给《左氏春秋》作注,但他听说已经有贾逵、...

  • 大智知止,小智惟谋

    《止学》里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大智知止,小智惟谋。”——在蝇头小利上的蝇营狗苟只是末流的小智,真正有大智慧者是“...

  • 闲谈“大智知止”

    闲谈“大智知止” 文/王德虎 李嘉诚的书房里曾挂过这样一...

  • 大智知止文中子

    王通,字仲淹,隋末大儒。于隋开皇四年出生于书香门第和官宦之家。他的父亲王隆,曾担任隋朝为皇帝管马的管员(太仆)、国...

  • 知止

    知有句话这样讲:“大智知止,小智为谋。” 意思是,有大智慧的人知道适可而止,小聪明的人只是不停地谋划。 ...

  • 上止正:三字人生路

    “上”者上进、“止”者知止、“正”者守正。上进、知止、守正,代表着人生的起点、拐点和支点,起点要高、拐点要慎,支点...

  • 老人言

    老人言:“大智知止,小智为谋。” 大智慧的人知道适可而止,小聪明的人只是不停地谋划。 靠着“小精明”,也许能得意一...

  • 知止善止,皆有所成

    《道德经》中讲:“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止是一种修为,更是知己之行、知己之止的大智慧。心有所止,方能精心养德、行...

  • 止学王通10个笔记

    智卷 >> 才高非智,智者弗显也。 >> 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穷哉。谋人者成于智,亦丧于智也。 >> ...

  • 止与舍

    知止者,知进退,明厉害,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舍得者,明其当舍,得无所得,花开花落,本怀家珍。 知止才能定静,舍得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止者大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xlj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