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以来,每天写一套九年级英语卷(听力、作文除外),我的正确率可达90%。过去所学的那些单词,竟然还没有从我的脑袋里被挤走,保住了一席之地,真可谓顽强至极。
因为有了每天学习的要求,所以一家四口每天都在用知识武装头脑:我和老谢做题,俩娃儿看书。这样宁静而和谐的时刻,真让人欣喜。
今日,从板仓走向韶山,路不长,却更像一段时空之旅——从我如今上班的初中学校,走向了二十年前我上初中时研学的地方。二十年前,也许不叫研学,我记得故居前有一大片荷塘,我的同学们在每个角落蹦跶。今天,排了老长老长的队伍,进了故居,却又被后面还是老长的队伍推着走出故居。故居依旧,只是进进出出的少年郎,如今散落四方。
二十年前,没人向我们推销字画。如今,讲解员领着我们走进一间房,指着案前写字的主席扮演者说可以写下名字让老人家题一首藏头诗,10块钱。在一句句“状元郎”的吹捧中,迷失了方向的我们,花了300块买回一幅字画。
值否?不值当。还要煞费苦心在人脚都没地儿放的家里给它找一个落脚处。
路上,我们在探讨该不该去看景区1个小时的演出——《最忆韶山冲》,心知大同小异,也料想小朋友可能坐不住,更担心时间不够用(还要赶赴一场宴席)。等确定要去看时,被告知停演。
之前的纠结值否?不值当。
可日子就是朝着矛盾却又似乎注定了的方向走去,树林里分出的两条路,总有一条会被选中,选中了的,就是最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