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是驱动力3.0图解,来源于百度,侵删。)
今天想聊两个话题,记录自己读书时的想法,一个关于工作,一个关于教育。
一、你喜欢你的工作吗?你可以帮助其他人也喜欢自己的工作吗?
如果你喜欢你的工作,并愿意持之以恒付出努力,达到卓越,那么想想是什么激励了你?你可以用这个力量去激励其他伙伴吗?如果你不喜欢,是什么原因不喜欢呢?钱?工作内容?或是?
行为科学家把我们在职场的工作和在学校的学习分为两类:推算型和探索型。推算型工作是指根据一系列指令,按照某种途径达到某种结果的工作。也就是说,完成这个工作有一个算法,而探索型工作则与之相反。正是由于没有现成的算法,你必须试验各种可能性,设计出新的解决方案。商店收银台的工作大多是推算型的,按照某种特定方法一遍又一遍地做同样的事情;而广告策划则基本是探索型的,必须绞尽脑汁想出新点子来。
研究发现:外部奖励和惩罚(胡萝卜与大棒并用)对推算型工作很适用,但是对探索型工作可能具有破坏性。
奖励有时候很奇怪,它就像对人的行为施了魔法:把有意思的工作变成苦工,把游戏变成工作。它通过减少内在激励因素,让成绩、创造性甚至善行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倾倒,我们称之为“汤姆索亚效应”。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类有三种内在需求:能力的需求、自主的需求和归属的需求。如果这些需求得到了满足,我们就会行动积极、工作高效、心情愉悦;但如果这些需求受到阻碍,我们的积极性、工作效率和心情愉悦度就会直线下降。
我们也许需要区分一个人是X型人还是I型人,也需要把X型人更多的转成I型人,对于X型人来说,外在奖励是主要动机,拥有更深层次的满足感当然更好,但这只排第二位;对于I型人来说,自由、挑战、担当是主要动机,拥有其他的好处也不错,不过那些只是额外奖励而已。
划重点:I型行为依赖于三种营养素:自主、专精、目的。思考的是可以怎么做?才能达到自主、专精、目的,唤醒源源不断的内在驱动力。
二、你喜欢学校的教育吗?你可以用怎么样的教育方法教育自己、孩子或者其他人?
脑海中记得看电视时有这么一幕,小朋友被家长带着去参加私立幼儿园的面试,老师问小朋友,你的爸爸是做什么职业的呀?小朋友说,我的爸爸是超人。妈妈很生气,心想,完蛋了,面试肯定失败了,这孩子怎么一直记不住呀,明明说过很多次了,爸爸是警察。爸爸很开心呀,自己在孩子心目中是一个英雄,况且小孩子不应该那么大压力,上一般幼儿园也有出息,为什么要用成年人的思维去禁锢小朋友的想象力呢?你觉得呢?你支持妈妈,还是爸爸。
有一件事很可怕,所有孩子都是自己指挥自己并且充满好奇的I型人,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最后都变成了顺从而不投入的X型人,究竟发生了什么?以下是学到的两个具体做法(十足干货)。
论正确的表扬方式:
1)表扬孩子的努力和采用的方法,而不是天分。为什么呢?因为“聪明”而被表扬的孩子通常相信,他们遇到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考验他们是不是真的聪明,因此,为了避免看起来呆呆傻傻,他们会拒绝新的挑战,选择更简单的路线。
2)把表扬具体化,不要一概而论,应该具体告诉他们什么事情做得好,值得表扬。(反馈同理)
3)表扬要在私下进行。表扬是种反馈,而不是颁奖典礼。正因如此,给予表扬最好是在一对一私下的场合进行。
4)只有在有原因的时候才给予表扬。要么真诚点,要么就闭嘴。
帮助看到大局:无论学的是什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回答:我为什么要学这个?这和我现在所处的世界有什么关系?走出教室,运用所学的知识。
怎么样?这些是不是也同样可以用于工作,教育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