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辨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思考:
孔子十五岁就确定了投身学问的人生方向,然后用一生去践行。正是这种对追求学问的态度,让他的认知在每个重要人生阶段都有一个大幅提升。
反观现在很多人,面临的选择多,欲望膨胀,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渐渐就迷失了方向,忘记了初心,最终随着时间的流逝,只长岁数,不涨见识。
《教父》里这样说:“花半秒钟看透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时间如白驹过隙,人生短暂,生命无常。所有外在物质享受带来的快乐都是暂时的,会随着时间淡化,会产生审美疲劳。
唯有持续读书写作,才能不断收获新知识,激发好奇心。热爱读书写作能滋养内心,丰盛精神世界,提升认知,让我们成为真正的永远的富人。
读书写作是人生最值得做的事情,是可以陪伴终身的事业,是属于人生意义本质性的问题。越早认识到这一点,人生将会过得更加多姿多彩。
五十而知天命,孔子的天命是什么呢?
很庆幸,我在即将五十岁时,清晰知道了我的天命,那就是读书写作,分享利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