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谈谈钝感力

谈谈钝感力

作者: 兰纳 | 来源:发表于2022-09-21 18:01 被阅读0次
电视剧《上瘾》中有这样一幕——
尤其(角色名)向同学示好失败后,把怒气迁怒到了朋友杨猛的身上,一下课就喜欢找茬。一次,杨猛被他叫到教室外,从穿着到零食,被尤其狠狠数落了一顿。
杨猛一开始有点气不过,想不到他听完对方的一大推数落,最后若无其事地伸出手在尤其眼前晃了晃,笑意盈盈地对尤其说,嘿!哥们儿,去医务室开点药吧!总这么拖下去,也不是一回事儿呀!

每次看到这儿,我总会笑出声来。特别是尤其被杨猛这么一怼,瞬间像泄了气的皮球,转身离开的那个表情,一脸垂头丧气。

想来杨猛就是典型的具备钝感力的人,不管别人说什么,做什么,他们都能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无所谓,不在乎。别人也拿他们没有办法,所以他们才能活得轻松,总是乐呵呵的。

说到“钝感力”这个词,我也是看了同名书才知道的。

看了书之后恍然大悟,原来身边那些经常被评价为“没心没肺”,“心大”的人,就具备这种能力,仔细观察,他们与一般人相比的确活得更加潇洒快活些。

以前,我有点看不惯身边“心大”的人,总觉得有些地方他们太不拘小节。但看不惯又怎样?别人仍然我行我素,不会改变分毫。

这样的“钝感力”,对我来说是极其陌生的。因为我总是容易陷入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中,不能碰到一丁点儿的事情,总是想太多,还喜欢把情绪压抑在心里。想来我的性格中也需要调入一些“钝感力”,估计就能恢复正常值。

之前看过简友一篇文章,说到一人,那人笑称,现在基本能保持半聋半瞎半哑,遇到事装作看不到,听不见,控制好自己说出口的话。其实我认为这倒不是逃避,而是自我保护,这是不希望自己因为别人的行为而受到伤害的一种干预。

如果明知会受伤,还那么较真,最后自己还不痛快,却没有改变别人分毫,值得吗?说到底,我就是太喜欢较真,凡事一定要争个一二三四,非黑即白。太较真,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还让身边的人也不自在。其实真的没有必要。

说到“钝感力”,相信很多具备这种能力的人都是与生俱来的,或者深受家庭、父母的影响。我也一样,“较真”源于天性和家庭教育,“敏感”倒可能是后天的。

我属于高敏感型人格,哪怕别人一个无意的举动,我也能解读出若干种不同的含义。也因为敏感,所以心里总是有一堵墙,会有意无意地把别人隔离在外面。很多时候,可能也是因为自己的假想,认为外人对自己都不是心存善意的,所以每次面对别人,总是很难敞开自己。

如何修炼“钝感力”?对我来说,只能时不时告诉自己,不要太在意,有些事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多用全局眼光看问题。如果实在控制不了,就想一想杨猛那招吧!

相关文章

  • 谈谈钝感力

    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股票投资有何尝不是如此呢? 相比...

  • 谈谈钝感力

    电视剧《上瘾》中有这样一幕——尤其(角色名)向同学示好失败后,把怒气迁怒到了朋友杨猛的身上,一下课就喜欢找茬。一次...

  • 钝感力

    钝感力是快速忘却不快的能力。 钝感力是接受失败继续挑战的能力。 钝感力是坦然面对留言的能力。 钝感力是对嫉妒与嘲讽...

  • 如若前行,慢点走,别纠缠!

    抄书即是钝感力! 有些人的钝感力是天生,而更多人的钝感力是后天习修而成。之所以不用——可以练习来描述,是因为钝感力...

  • 人到中年,钝感一点

    因为渡边淳一《钝感力》一书,有了“钝感力”一说。何为“钝感力”呢?钝感,与敏感、敏锐相对,就是不为琐事动摇、不为他...

  • 我心永恒

    读《钝感力》后 渡边淳一先生在《钝感力》一书中...

  • 钝感力

    渡边淳一写过一本书叫《钝感力》。钝感力给出了几个严格的标准: 钝感力,是我们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方向。 钝感力是快速忘...

  • 2018-10-03

    神奇的钝感力 文/诺思 1 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

  • 迟钝的力量——《钝感力》

    《钝感力》 ...

  • 钝感力

    最近很火的一个词,叫钝感力,你知道钝感力是什么意思吗? 钝感力的“钝”,不是木讷、迟钝,而是直面困境的韧劲和耐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谈钝感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xrb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