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打卡上博东馆,大展是“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
历经百年的考古发现证明,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文明起源的中心,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理论提供重要佐证。
古蜀文明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区域性文明,年代与中原地区夏商周时期大体相当。古蜀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是不同族群和文化交流、互动的结果,并与中原王朝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古蜀文明在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以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最具代表性,这是古蜀文明发展的高峰阶段,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巴蜀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古蜀文明与夏商周三代文明各有鲜明的特色,展现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南北两个文化系统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谱写了杰出而辉煌的篇章。
一、天行乾道:
先秦时期,古代中国思想领域的许多核心知识正在逐渐形成。
古蜀文明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系统显示了与中华文明密不可分的特征,这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族群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历史背景的真实写照。
古蜀文明具有显著的区域特点,奇诡神秘的艺术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古蜀人非凡的艺术想象力与惊人的创造力。
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具有共同文化因素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古蜀人的世界观和宇宙观,以及古蜀文明思想观念和宗教信仰一脉相承的特质。
二、地势坤物:
四川盆地周围群山环绕构成一个近乎完全封闭的地理环境,但是穿越盆地的岷江、沱江、长江等又与外界相通,使成都平原处于交通的十字路口。以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等为代表的中原地区,以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吴城文化等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四坝文化、齐家文化等为代表的甘青地区,以及远达海滨地区的各种文化因素纷纷向成都平原汇聚,共同塑造了古蜀文明的辉煌。
这种物质文化现象不仅为传世文献典籍中的相关记载提供了佐证,还深刻揭示了古蜀文明与中原夏商周文明、长江中下游文明、甘青地区文明之间长期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史实。
三、人和明德:
从黄河流域"万邦林立"的龙山时代,到长江流域良渚古城、石家河古城的强势崛起,中华大地普遍步入早期文明社会。古蜀文明自成体系,传承有序。
根据考古学研究显示古蜀文明的源头在川西高原的岷江上游,古蜀人当中既有来自西蜀本土者,也有来自西北、西南和东方长江中下游的各个支系,并非是一个单一的族群。这些情况表明古蜀王国作为一个地域性政治体很早便是一个多民族相互交流、融合的开放系统,并且吸纳了来自不同地域文化传统的观念、思想和技术融为一体。
人太多了,晕晕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