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制造想法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作者: 暗香浮动月明中 | 来源:发表于2019-03-23 23:22 被阅读0次

    晋朝自元嘉之乱后士族百姓纷纷南渡,并在江南士族的支持下,建立了东晋王朝!虽然皇帝仍然司马家坐,但是朝堂之上真正掌握实权的却是王、庾、桓、谢――“四大家族”!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陶渊明出生于公元352年或365年,而此时其曾祖陶侃(东晋开国元勋)已经去世将近20年了,到陶渊明这一代时,家道中落,那是并没有科举制度,文人想要出人头地改变现状,只能是被举荐!纵观陶渊明一生仕宦生涯,其先任过祭酒,主簿,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务,却几乎都因眷恋田园生活而辞官归隐!

      陶渊明在彭泽当县令时曾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当时太守派遣一名督邮下基层,考察工作,小吏便告知了陶县令,说需要穿官服,系了大带后去迎接督邮,陶渊明一听这话立马火了,道怎可因五斗米而折腰?于是解印辞官而去!小编认为这并非陶渊明故作清高,逃避现实,而且因为他看惯了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对于这样的朝廷不再抱有幻想,也不想为这个朝廷低头卖命!

      他的理想和现实差距太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愿景,也只有体验过底层人民生活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他有他的坚持和执拗,他有理想,如《桃花源记》中勾勒的仙境,他想沉醉在自己的梦想当中,但是现实是黑暗的,是他不屑一顾的,所以他苦闷,矛盾,纠结!观其一生,他是想做官,并非爱做官,他想实现心中的抱负,却总是被现实啪啪打脸,所以他逃离了那个苦闷的世界!开启了一片新的天地!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相关文章

  • 做隐士,我们都不够资格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我们是熟知的。那我们应该怎么去看这个事呢? 陶渊明出身在官宦世家,传说...

  • 境界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真的境界啊。

  • 成语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为五斗米折腰,出自《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陶渊明是东晋的大...

  • 关我屁事,你行,你上啊!

    一提起陶渊明,大家耳熟能详,滋滋称赞的便是他归隐田园,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然而,作为陶渊明后代的90后小伙陶勇祥...

  • 穷到一无所有,是一种什么感觉!

    在这个现实的社会,别讲那么多高尚的节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只属于陶渊明那个年代! 陶渊明不会为了区区五斗米而向...

  • 穷到一无所有,是一种什么感觉!

    在这个现实的社会,别讲那么多高尚的节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只属于陶渊明那个年代! 陶渊明不会为了区区五斗米而向...

  • 关于陶渊明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仅是理由,并不是其真正原因。真正原因有五种可能性。 其一,陶渊明经常被上级大声训,心里十分...

  • 堂堂大诗人退隐山林后,穷得揭不开锅,居然要沿途乞食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不为五斗米折腰,愤而辞官归隐田园,开田园诗一派之先河,成隐逸诗人之宗。 话说陶渊明归隐田园后...

  • 陶渊明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所以挂冠归隐,在庐山脚下种地赏花,饮酒赋诗。因为陶渊明的赏识,并一次次把它写入诗中,菊花就被...

  •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东晋后期的大诗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xty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