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今天来分析下饿了么、美团这类外卖App解决了用户的什么痛点。有人说这太简单了,不就是解决了自己烧饭嫌麻烦、到外面吃还得往外走等位子的特点;也有人说痛点就是人的食欲和贪欲,它们利用了人性中恶的一面,同时也助长了这恶的一面;还有人说,主要解决了写字楼里的白领在办公室吃饭无着落,出去吃又麻烦的痛点。以上这些都说到了一点,但都不够一针见血。其实,要我说,外卖类App就是解决人们对饥饿的恐惧。
有人说了,别胡扯了,现在什么年代了,还恐惧饥饿,这城里不到处都是吃的。从宏观上说,在吃的问题上,我们的确处于一个非常丰富的时代,至少在大中城市里不仅饿不死,还有相当多的选择。但从微观上说,现代的快节奏生活方式的确又经常让人“忍饥挨饿”,特别是单身人士,或者不和父母同住的小俩口。笔者就分别拿一日三餐举例子如下:
早餐:现在的人普遍晚睡晚起,早上起来一般没工夫做早饭,往往就在早点摊上随便买买,或干脆不吃了。都说早饭要吃好,早饭不吃容易低血糖,久而久之容易在血糖上产生健康问题,不恐惧么?很恐惧。
午餐:笔者在市中心区域写字楼里办公的深有感触,大楼里有食堂的毕竟是少数。不叫外卖的情况下,除了家里有人烧好带到办公室里,中饭肯定得出去吃。但商务区周边的餐馆里哪儿哪儿都是附近上班的人,性价比稍微高点的地方都得排队,不排队的地方要么太贵要么不好吃,这不,连便利店里买便当的都排长队。部分公司的午休时间还很紧张,宝贵时间真不能耗在排队上,否则耽误下午工作。午餐吃得好不好,很影响一天的状态。我不相信,每天(我说的是每天,偶尔不算)午餐都可以随便对付的人也是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人。所以,午餐的饥饿是不是也让人恐惧?
晚餐:为了苗条不吃晚饭或只吃水果的大有人在,下班回家有一桌好菜的也不少,前面两种情况以外的人在下班路上也有充分的时间解决晚餐。晚餐难以解决的恐惧似乎轻一点,不过对于加班狗来说,不叫外卖的情况下,要么花宝贵时间自己出去——与其花这个时间还不如早点下班,要么等加班结束了再出来吃——变成夜宵了。所以,晚餐饥饿的恐惧尽管远不及前两餐,但对于加班人士还是大大的痛点。
有人说,外卖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一般的商家不都有电话外卖么。是的,但是外卖App出现前的传统外卖有以下不够完美的地方,以至于无法让人摆脱对饥饿的恐惧:
1. 信息不对称。还记得那些年,每家公司的前台小姐姐那里都有厚厚一沓外卖单吧,这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问题的具体表现往往是,附近有家很好吃的馆子,而你却完全不知道这家馆子的存在,就更不知道这家馆子的外卖电话了。所以,这个问题又衍生出你和前台小姐姐的关系问题。公司里的各种关系已经够复杂了,在外卖的问题上还得看前台小姐姐的心情。这个问题不展开,有点偏了。
2. 沟通成本高。你要说了,某点评可以解决问题1呀,每家店都有联系方式。那么问题来了,首先,至少帝魔妖三大都的食客与商家都是来自天南海北的,口音五花八门,电话沟通容易报错菜名,还受周围环境影响,前台小姐姐每次点菜都像喊一样,还反复确认。其次,你一人打电话给店家,店家可是面对着几十上百个单子,于是记单子的方式就五花八门了:设备先进点的可以打小票,还能备注配送地址,这个和现在的外卖App的商户端已经有点像了,但也是人工操作的;原始点的拿个纸质点菜单手写记下来;更原始的干脆用脑子记。这一来一去的过程中出差错的几率很高,连外卖App都无法完全避免打错单子送错人的情况,更甭提店家人工记单子了。
3. 配送分散。外卖App出现之前,那可完全是店家自己配送的,于是人手有限,高峰期配送极慢,店家还增加了人力成本。
外卖App的横空出世解决了上面的所有问题:(1)信息对称:附近的店家,及其卖的菜全在App上全部能搜到,前台小姐姐摆脱了订餐的活儿;(2)沟通成本:App商户端直接自动打印小票,菜目、地址、收菜人联系方式、备注等等,一目了然,平台一切记录在案,还能调解纠纷;(3)配送:专职外卖小哥+店家人配送双管齐下。
外卖App之所以能这么火,就是解决了用户对饥饿的恐惧,还解决了传统外卖一系列的不完美。
至于因为外卖App衍生出来的其他问题,比如外卖卫生、外卖小哥交通违章等,属于新生事物发展中的阵痛,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