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惊霄没去成河边,否则怎会有新一年二月六日与我的彻夜长谈!活着本身就是幸福的。想到生命的有限性,我就有恐惧油然而生,于是我不敢想,我只有在有限的岁月中去实现生命意义的延续。
我们谈了很多,大被同眠,直至鸡鸣。只有与他在一起才有可能谈到写在这些集子里的感想,对各自的灵魂都有启发。惊霄纵有偏狭,尚存觉悟,即属于他自己的悟心。二十年一谈,良友难求。高深的话题是由于上天给我们了这样的头脑,黑夜给了我一双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这样的话题在今后又将退入黑暗。
偏偏又达不到“心中本无灵台”的境界,这样很痛苦。因为我已越来越接近大包容,包容别人的思想,不是用言语去证明或辩驳什么。思想指导在行为上是一种做人的修养,如成熟、平和。人生中的淡然终会有收获,就像诚实的意义,但内心强烈地拥有人生建业的信心。很多朋友都觉得我很自信,这几年要有变化,这也许要算一个。因为我越来越体会到自己的长短处、自己的头脑所思。但我常常对老妈说:妈,你说儿子好,但你不会知道我真正的“好”在哪儿,有些东西我确实是“好”的。
“哲学”这个词没有出现过几次在那夜的谈话中,因为既然是带了“学”,就已陷入了人为的框框,更何况普通人一听到“哲学”就会头痛的。我们只是很简单地说成“人的思想”。以人为本,人性本论。“脑核”即“自我”,即所谓人所不知的“真理”。
我已明白了在校学什么,学习万物之知识,培养立命之能力,更高层的是尽可能地认识“自我”,做一个有思想的人。那夜中,我又知道了我为何而学,为报父母恩而学!在《人生故事随想》中可见什么文凭、工作对我毫无意义,之所以现实中有压力,要去挣文凭、找好工作,目前唯一的动力是报父母辛苦养育之恩,这也是作为普通人的父母眼中的人的价值体现形式。否则,我,设想孤身一人,何来压力?但想通了之后,我也轻松了许多,因为目的有了。胸襟的开阔使你在人生处事中更淡然、柔善平和。关心我、爱护我、对我寄予厚望的人很多很多。
在家二十余天,我竭尽所能地像以往一样享受到了父母之爱,也让父母尽可能地享受到了天伦之乐。在家中我是永远的淘气包、“小狗熊”、搞笑大王,另一方面在外一人,承担成熟者的全部压力,处处要求自己表现出高素质,淡然也只是沉默,而在家是人最放松的时刻,我有所依赖。但偏偏大多数同龄人无法体会到这种欢乐,只能羡慕,有的是文化,有的是从小没感情,有的更是所谓新人类,代沟很深,有的人不会玩,有的父母古板……而我家,书香自小就有,家教开明,亲情(包括亲戚间)纯厚,父母人都受过教育,人品好,又都很有情趣,尤其母亲,贤惠、热情、善良,甚至可爱,我太爱她了。二人落水,我自然要救母亲,因为父母只有两个,给你生命、育你成才。长大了你才会理解棍棒的意义、家教的正确。每年农历三十,一家三口都要饮酒猜谜,尽享欢乐,家虽清贫,其乐融融!
人生故事随想
人在故事中行走,确实人生多些故事才有回味,即使并不辉煌。有时想想,百万富翁如果仅仅是百万富翁,那他的人生很可能平淡无味,为敛财而丧失了愉悦的机会成本。而贫困地人们则失去了很多写故事的权利,也就有了许多穷人家的善良小伙子遇到白雪公主的故事。最令我向往的就属那些哲人、诗人、艺术家了,他们有属于自己的世界,人性享受到比常人更多的原始的自由。我曾想我最好在30岁拿到该来的学位,有小小的积蓄,这样我可去游历山水、寻隐访贤,去异域体验《笑傲江湖》中的苗疆风情,由着自己的心路驰骋、冒险,至少可以大开眼界,利于以后的现实之路。这样的享受人生故事的机会应该是有的,你的人生也将因此而拥有许多有趣、精彩的故事。也曾想自己的朋友中有“高人异士”多好,其实一来如果你的朋友多为名流,那你也就是名流了,二来你大可自己做个“高人异士”,那你的朋友不就多了一个值得欣赏和回忆的故事了吗?
老庄之道与奋发进取的无产阶级人生观都是正确的。不过,后者是现实社会和自身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而前者则是对人生根本意义的探索,是一种美丽的理论。我们生活在现象中,若想追求“有诸中无待于外”的幸福,只能尽量去使二者结合得多一些。做个诗人、哲人或者艺术家(上帝是分明的,她可以将我们塑造成其中意中人,也可以造就其它的异人,结果她没有赋予我艺术家的才能,而让我做个哲人,我也永远不会是聚会的中心,只想聆听、观察与总结)吧,尽管少不了柴米油盐,但那离真理很近。
我们这些身体健康者比残疾人、智障者、家破人亡的不知要“幸福”多少倍了,我想到这些时就觉得我们对名利应淡然些,就这么直接想到的。所以,我要祈祷最多的是家人亲朋身体健康、和和乐乐,这比什么都重要。上了大学后,难得的家人团聚更使一家子忘记了生活中的苦恼,我感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平心而论,人生最快意的时候应是大学生活,尽管有就业等压力,但那是以后时态了。太小了不会玩赏,成家了有了担子(《人到中年》看过了吗),大学有充裕的时间与天空去给你做自己想做的事。然而,我真感到到时间不够用,原来大学四年过得太快乐,几乎人人都有这种感觉。人生每往前走一步,都会留下一丝遗憾,一步踏出就是一种选择(机会成本可以标明很多问题)。
我对好友开玩笑也不开玩笑地说过,以后你成了大老板,可要请我这个一介寒士啊,到时我可能是一个“名人”,但更可能是个穷人。他是准备毕业后经商的,从现实层面说,我支持、赞成商业活动,社会发展需要商人,而流行歌星则是昙花一现,无法在历史上留下什么的。由“歌手”到“歌星”很多,成为“歌唱家”就少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肯定有人去走人文、社科的路噻,我在《生》中表达得很炽热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也许我会失落很久,也许我一无所有,但我肯定不会平庸。现在的这种心态来自现实,又作用于我的措施,我不会强求速达,对于经济学科我也力不从心,术业有专攻,我每时每刻都不会忘记自己的责任、自己的特长与缺点。也许是在写人生故事,也许不过充溢着贾生的怀才之气。一个“学问的幼童”,在聊到猝死的话题时,我说我现在最怕“出师未捷身先死”。我还有许许多多的事要去做啊!
人们认清自己才能有人生方向。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方向。那么多人知道自己的缺点(真的知道么?)可仍去做错误的事。很多人对现实很精通,知道该怎样按现实准则去做,在他们看来,大家都是这样的,自己当然也不例外。这就是张平所指的“文化腐败”吧。两年前我已有所体会,假若人人都认同目前的不良的社会风气那改革成功谈何容易?世风何时清正?
老师的开口第一句话就很能说明一个人的眼界。“张文涛,你不是向来喜欢批判的吗?”可叹,我长叹一声,记忆中初中毕业也曾听过类似的话出自我的班主任,人是难以被理解的啊。首先,如果存在没有能被批判的事物,“批判”又何来?其次,如果我跟他人一样平庸地不去关心万物,又怎会去批判与我一日三餐无关的事物?再次,批判与怀疑已经为历史事实所证明对科学思想的进步是起推动的作用,谁在“批判”上加了贬义的狭隘色彩?第四,批判它是为了它更好,就像指出朋友的错误一般。第五,我仅仅是批判吗?不!我的批判不是发牢骚,是出于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更重要的是我是在批判的基础上找方法论,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说到底,将“批判”与点蜡烛事件牵扯到一块是滑稽的,那位老兄同样是要点蜡烛的,不仅未睡,倒是平日里睡得太多了。世间的事就是有许多假像掩盖了。
“境界”的问题太虚幻了,境界低者会嗤之以鼻,哪有功夫去谈境界的问题。然而事例无可怀疑地告诉我们:凡成大气候者必大境界。我相信那位老师由于自己的资历及所处的环境,也有过牢骚,我对此一直表示理解。那位老师要么平庸下去,要么以毅力熬到头方显真心。这就是现实的人生。
日本来的中国教授所介绍的日本大学的体制与企业招生态度固然不完全正确,但这种强烈的对比足以令我们再去想想现行的教育制度是否合理。改革遍布各个领域,从趋势来判断,大学教育的理念将随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改变而改变(高考不就一改再改嘛)。确实,身在庐山中,我们反而能感受到大学课本学习的欺人性,即只能学到很少的实际有用的知识,却丧失了许多其它选择,换句话说,机会成本太高。事前强调得再严格,考试对学生来说还是由以下几道工序组成的:第一步,划重点,各系学生民间交流;甚至有“内部资料”被拿去复印的;第二步,考前一晚通宵突击,或制造卡片或请高手互驾(占位),以增加保险系数;第三步,考前大显身手;第四步,提烟酒上门,减去后顾之忧,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人,从我周围来看,一个班有三分之一人吧。题目也聊,流于形式主义。甚至出现整个寝室的人都过着花花公子、不学无术的生活,还能弄个“干部”当当。这些对学习刻苦的人自然不公平,对老师也不公,当然,“各人自扫门前雪”,谁也不去理会他人怎么做。还有做老师的好pie的呢,有数学教师杨某,以收学生烟酒为副业,按20人计算,二千元的烟酒足够过年用了。事实证明,他的行为在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后遗症,以后考完某门,都有学生想去试试。好在人与人不同,硬老师大有人在。我一直是对那些小儿科的老师、同学不仅嗤之更痛恶。
决不能轻言放弃!我如此对室友说,同样时间开始复习备考,为什么关键时刻挺不住?我挺得住固然有我的底子好脑子活的缘故,但这并不应该成为你这同样经过高考选拔才来到重点大学的学生退缩的借口。畏难,始终是一个大敌。我是将五门考试当作五场战斗来打的,不结束战斗就谈不上安逸。人生同样如此,决不能轻言放弃,虽然至今成绩平平,但我的信心仍坚如磐石,因为我有确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在学习生活中更清楚自己的优缺点。自我约束力、意志、知识储备、创造力等等素质因素是一个人成就的基础,我们应该为此努力。(知识+修养+品质=素质)
以上文字属于漫谈,不够严谨。
2001年4月1日整理
写于2000年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