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估计是很多人想达到的状态。但是像一到用时就忘,估计我们也很常见。
万维钢在得到专栏中有一堂课刚好回答了这个问题。
万维钢认为,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来说,人们对于“知识”大概有两种态度。
第一种态度是把知识当做了一种使用手册,手册上都是明确的指导。遇到什么,就做什么,步骤1.2.3。
学习这种手册的记性要好,记住了多少,就有多少有用。
但是如果遇到的事情手册中没有,或者没记住,那就白学了。
第二种态度,是根本不在乎一招一式的用法,而致力于构建一个知识体系。
学习一个知识并不是为了有朝一日用到它,而是为了理解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
万维钢拿家用电器来举例,很多家用电器都有一个“常见故障排除指南”,
但高手不可能指望这些现成的答案,
高手是理解了电器的工作方式,然后不管遇到什么毛病,他都能自己做出分析和判断,找到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万维钢认为,“会用”是“理解”的副产品,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大量实践的结果;“理解”才是学习的目标。
让我们换个场景,上学的时候,身边成绩优异的同学大致也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老实人”,做一堆的题,总结每种情况下的方法再找共性方法。
一种“聪明人”,一道题就能举一反三。
作为一个老实人,学到的知识我们可能没办法那么快抽象成底层的思维逻辑,只能调用最后的结论。
但是我们已经遇到过的、见到他人遇到过的问题,自己或者是他人怎么处理的?
调用了什么知识获得了好的结果,忘记做什么了以至于处理不够妥当?要是再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处理?
这些我们是可以总结下来的,
你也许想说,我也总结了呀,但是一遇到事情还是不记得。
因为总结完了还有下一步,没事就在脑中演练具体的场景。
真正遇到这个场景时,我们只是在调用准备的场景,而不是在现场找答案。
进一步,还可以尽量输出,优化修正场景。
就像秋叶PPT的创始人秋叶老师传授演讲时怎样不紧张的秘诀一样。
大意是紧张是正常的,我上台也很紧张,但是你看不出来,
是因为我在台上的演讲,都是靠台下反复准备,反复练习后才上台的。
最后总结一下:
学以致用的最好方案是构建一个知识体系,理解了自然会用。
如果本身还理解不了,
大量输入,匹配场景练习,大量输出,修正场景。
老实人的积累或许开始是缓慢的,突破奇点也能获得爆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