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侠育儿主题阅读第5本——《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
这本书的作者是“最强大脑科学判官”、“爱贝睿儿童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魏坤琳。
我们一起围观一个科学家,同时也是两个女孩的父亲,怎么讲他的育儿之道呢?
一、《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讲什么?
世界变化太快,谁都无法预料到未来会怎样?但有一点确定的是:未来生存需要的底层基础能力是不变的,那就是孩子的思维能力、专注力、情绪理解和表达能力、语言发展能力、运动能力和音乐绘画等创意能力。《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把这些能力归结为大脑的5个方面:智力脑、情绪脑、运动脑、语言脑、创意脑,从这5大方面入手,教你如何根据孩子大脑发育规律,发展孩子相应的能力。
不管未来如何变化,这些能力都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未来,赢得未来。
二、《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中感兴趣的几点
1.智商不等同于智力
一般我们说一个人多聪明的时候都会说他的智商一百几。如果智商数值偏低,那是不是就等于智力低下呢?不是的。
智力于人脑而言,就好比汽车的发动机。评价智力有很多指标,其中空间认知、注意力、记忆力都是重要指标。而测智商,主要关注的是逻辑能力、数学能力和空间能力,只能说是智力的一部分。
现代科学界对于怎么有效提升孩子的智力,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你可以为孩子做到,又能有效提升智力的,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丰富的环境,可以不断地刺激他的认知能力发展。因为科学证明“神经的可塑性”。比如:空间认知可塑性很强,通过训练可以提升。给足够的“刺激”,本质是给孩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经历,让孩子的“学习资料库”更丰富。在生活中鼓励孩子观察、思考、互动,锻炼孩子的科学思维。 《育儿基本》中的这对北大父母显然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
2.一万小时不靠谱,刻意练习是正道
我们生活中存在很多被广泛传播的“不确实”理论,比如:在某一技能投入1万个小时,就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再比如说21天能够养成一个习惯。但实际上有的习惯养成,可能需要66天,甚至6个月,或者6年都不止……那么,为什么说1万小时不靠谱,刻意练习是正道呢?本质区别就在于刻意练习是有及时反馈的。坚持长时间练习是必须的,但是在每一次练习之后,要回顾,要总结,只有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才能够在下一次练习中迈上更高的台阶。否则是重复的无效的练习。错误就像一个坑或者是一个绊脚石,即时反馈就是给你指出这个坑或者搬走这个绊脚石,如果你不填这个坑或者不搬走石头,你就永远会在同一个地方摔跤。
3.培养孩子独立性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比如《育儿基本》里倡导孩子的“自主”能力,就是要培养孩子独立性。能独立的孩子,会自己思考,未来进入社会就能自己辨是非,不容易随波逐流。独立的孩子更自信,与人相处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强。最重要的,孩子独立了,父母就轻松了。世界上只有亲子关系是这样的一种爱,从出生开始就是为了更好的分开而做准备。
培养孩子独立性就是给他一双高飞的翅膀。
4.避免过度养育,从孩子的“绑架”中解脱出来
过度养育,说到底是父母过多介入孩子的生活。《童年的秘密》一直强调,成人对儿童的阻碍。《正面管教》里面说,被过度养育的孩子,容易缺乏责任感。因为孩子习惯从别人的照顾里面得到成就感。那么,他们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操纵他人,让别人帮他们做自己本身已经会做的各种事情。一旦不能满足,就会认为生活不公平,感觉不到幸福感,采取破坏性或伤害性的方式来报复,比如:发脾气,遇到挫折习惯推卸责任……
5.运动促进大脑发育
以前人常说:这个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好像聪明人都是文弱书生。那现实生活呢?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学霸或者很成功的人,他们不但有聪明的头脑,更有发达的运动神经,擅长各种运动,同时还有文艺细胞。
所以运动和知识并不冲突,运动促进头脑发育,让人更能思维敏捷。
《游戏力》里面的各种游戏,就是通过身体运动,帮助孩子疏解各种情绪,增进亲子关系。让大脑从情绪化转入理智。
三、小结
阅读《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我最大的体会是:人类最早是凭本能养孩子,现在是提倡科学育儿,社会一直在进步。
人类这十几年间在脑科学、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等重大领域有诸多重大发现和迭代。
科学的方法可以帮助父母聪明养育、科学养育。在养育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注重大脑发育特点,遵从大脑工作规律,这样孩子的发展就能事半功倍。如果在儿童发展早期多掌握一些靠谱的脑科学和儿童心理学知识,孩子的发展会更好。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可以借助脑科学的知识,用全身心的爱与智慧,陪伴孩子飞向明亮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