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菠菜心理学读书
我仍然不是佛教徒——《正见:佛陀的证悟》读后感之二(2011年7

我仍然不是佛教徒——《正见:佛陀的证悟》读后感之二(2011年7

作者: 冰小寒 | 来源:发表于2015-10-30 08:41 被阅读143次

    这部分还是录旧作,而且其中不少是摘录。所以还请大家慢慢等待,会龟速写到现在的感悟上来,那时候我保证看起来会轻松一些。上篇发出之后恶评如潮,通常的反映是说:我晕,看(求)不懂。但请听我一句:懂和不懂,没差别的,所以不需要懂,也不需要不懂,您只需要平心静气地看上去,再看过去。。。看看看,直到结束就是胜利。懂了没啥可高兴的,不懂也不要哼唧,各人闷起就好。。。哈哈!绕晕了没有?晕了?那好,咱们马上开录:

    柚子笑

    读完,很不错的一本书,是很多年来都少见的那种好法儿。易读之余,我赞成书里的许多观点,也有助于打破种种痴迷和执着。回头看看或许被我描述得有点像心灵鸡汤,其实它不是,且真的值得一看。

    第一,基本概念:什么是佛教徒?

    其一,只要一个人接受佛教四项真理(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即为“四法印”),他就是佛教徒。

    其二,佛教徒最关注的是智慧。智慧来自佛教徒所谓具有“正见”的心。但一个人甚至不需要自认为是佛教徒,就能具有正见。

    第三,一个充满了自称佛教徒的世界,不见得会是一个更好的世界。

    松林且黑且冷

    第二,四大核心

    什么是诸行无常?首先一切事物是和合的,都是依赖其他事物的存在。无常,并非意味着死亡,而是意味着变化。当你能够觉察不确定性,当你了解事物所有相关联的部分不可能恒常不变,就能生起无畏之心,准备面对最坏的状况,同时接纳最好的发生。

    什么是诸漏皆苦?痛苦根源于人的情绪,一切情绪又都起于自私、偏见、分别心和自我执著。觉知是解除之法,留心觉察自己的情绪,认知到它可能带来的伤害,学习如何避免被鼓动起来,限制它,使其在发作之前就自生自灭。

    什么是诸法无我?存在是相对的。一切为心所觉受之事物,在心未觉受之前不存在;它依存于心,不独立存在,所以它不是真实存在。一切是空。我们的习性执著于世界的显现,以为它是真实存在的,因而落入痛苦与焦虑的无尽循环之中。不是显现(外相)困住了你,而是你对显现(外相)的执着困住了你。

    什么是涅槃寂静?证悟是超越概念的。究竟的安歇之所,天堂或涅槃,根本就不存在这样一个地方,而只是一种状态,即从无明的困惑中解脱出来。如果你一定要找出这样一个地方,那可能就是你现在所处的地方。

    佛陀所说的自由是无条件的,靠个人的勇气、智慧和精进,可以在此生证得。我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善用自己的自由,只因为我们无法免除自己的傲慢、贪求、期待和恐惧。

    佛陀的目标并非快乐,他指引的是一条直接的道路——痛苦、妄念和迷惑的解脱,因为从一开始,就不存在痛苦、迷惑和无明的根源。没有快乐,也没有不快乐,就是大乐。

    咳,我想静静

    第三,一些观念

    其一,成功的观念、现代生活和消费方式、个人爱好(如电影、音乐、旅游),都是被制造出来引诱我们生存或生活的幻象,是大人的婴儿摇鼓,是我们对任何事物不满时候的转移注意力之物,不妨享用,却不必执着。(幻象不妨享用)

    好吧请用茶

    其二,孩子们不见得比父母长寿,而且不见得依照我们理想生活。最古板的父母可能会生出最炫目的同性恋小孩,而最散漫的嬉皮却养出新保守派的孩子。(用管求得的心态去好好管)

    其三,如果没有盲目的期待,就不会有失望。如果能了解一切都是无常,就不会攀援执着,如果不攀援执着,就不会患得患失,也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着。(境界就是真不勉强)

    其四,生起慈悲心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无常纵然如此明显,人们却视而不见。(因为不忍看,菩萨所以低眉)

    其五,道德观的定义随着时代精神一直在改变。而道德观还是具有少许价值,就是它能让我们对自己感到自豪,而且可以常强加于别人身上。(道德观是什么玩意儿)

    其六,男女关系是最多变,也最能说明和合现象与无常的例子。有些夫妻以为他们能借着阅读书籍或婚姻咨询,来维持至死不渝的关系。就某种程度来说,这些小小的了解也许能带来短暂的和谐,却无法估计婚姻和合关系中许多隐而不见的因素。如果我们能见所未见,也许就能享有完美的关系,或者一开始就不去发展关系。(把关系视作流云反而可以享受甘露)

    看来是残莲(念)未消

    其七,无常是好消息。我们能认清因缘的不确定性,就会了解自己有力量转化障碍,并且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因为有了无常才存在合理的希望。而绝望,和它的反面——盲信一样,都是相信恒常的结果。(抛弃恒常)

    其八,我们的欲求是学习而得的,渴望并竞相拥有他人所有的事物——而且更大,更新,更多,或更好。(欲求是植入的)

    其九,爱或许是愉悦而令人满足的,但是它不会凭空而独立出现。它得依赖某个人或某件事物,其他隐藏的状况更是数不清,因此是不可预料的。为了忧郁的童年而责怪父母,或为了父母的不睦而自责,都是徒劳,因为我们无法察觉其中许多隐藏其中的,互相依存的因缘。甚至有时即使你关怀备至,你的对象也可能会误解,可能不知道如何接受,也可能完全不接受。

    (其余的,空性,涅槃,我愚钝,理解不了许多,或者不够赞同。。。)

    咳,又想静静了

    了解和合显像以及了解空性,能在亲情关系当中容下一些空间。当你开始了解塑造了你双亲的各种经验、压力及情况,你对他们的期待会改变,失望也会减少。当我们自己成为父母,只要稍微了解相互依存的道理,都会有效地软化我们对儿女的期待,也可能因而让他们视为是爱,没有这种了解,我们可能有良善的动机去爱护和照顾儿女,但是我们的期待和要求可能会令他们难以忍受。(包容性)

    其十,证悟者会做,而且会做好对他人有利益之事,无论是遵循餐桌礼仪,还是领导五百强企业。但也有证悟者被认为精神不正常而遭放逐。(论实用它执用两端)

    其十一,如果了解无常,执著就会减少,比如不再执著于把鞋子放整齐、熨平内衣裤或囤积一大堆化妆品。哪怕去逛街购物,都会有一种全新的心态。只要了解到某些熟悉的观念、感觉和事物只是如梦幻般的存在,就会发展出更幽默的态度。这样我们仍然会有情绪,但不再受情绪戏弄和蒙蔽。我们仍然会堕入情网,但没有被拒绝的恐惧。我们会使用最好的香水和面霜,而不会留到特别的场合。(断舍离)

    断舍离晚期患者兼记录狂人用完面霜,会欣喜到拍照留念

    其十二,不能以严格的行为规范来定义一个宗教,严守规矩并不能造就出一位好人。此外,你的财富比某人少,并不表示道德上你就比他清高。事实上谦卑本身可能是虚伪的一种形式。人心喜爱象征和仪式,但吃素、穿袍子并不必然成为佛陀的追随者。日本的禅宗庭院是很美丽,能启发我们,甚至可以作为了解真谛的工具。但真谛本身,既非美丽,也非不美丽。(不去除伪善和阿Q,你他妈的就没有悟)

    但佛在《般若经》中指出,一切现象如梦如幻,证悟本身也如梦似幻。最终我们连证悟之道也要抛弃。见地才是最终的参考。如果你还界定自己是一位佛教徒,那你就还未成佛。哈哈,不过区区在下的确、仍然不是佛教徒。

    被虐完了,大家可以分头去想静静了,这是我应该做的,不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仍然不是佛教徒——《正见:佛陀的证悟》读后感之二(2011年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xyf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