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水浒英雄篇
(1)
龙 行 天 下
——《水浒》英雄之史进
史进,史家村史太公之子,因为肩膀胸膛共刺了九条龙,所以又被人们称为“九纹龙”。他“从小不务农业,只好刺枪使棒,母亲说他不得,呕气死了”。
也许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年轻的史进心里一定有着一个英雄的梦想。只可惜这个梦想太美好,看起来是那样的遥远而朦胧,但他却很执着。父亲也拿他没办法,只好随着他的性子,并请了七八个师傅教他。其实史进不知道的是,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英雄,功夫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还得有英雄的性情和胸襟。时光荏苒,几年过后,他也只是学得个花拳绣腿,算不上真功夫,赢不了真好汉。
把各种要素综合起来看,这个时候的史进,充其量只是一个“地头蛇”,还算不上一条真正的“龙”。我们知道,人的成长是需要机遇的,史进当然也不例外。
史进成为英雄的第一个机遇,就是他结识了王进。
王进何许人也?王进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说他的经历,还得从他父亲说起。他的父亲是王升,生前也是禁军教头,因为路见不平,曾经痛打了市井泼皮高俅。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这一顿痛打,给他的儿子王进留下了无穷的后患。
因为谁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泼皮高俅后来竟然发迹了,还一直做到了殿帅府太尉,直接统领禁军,正儿八经地成了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顶头上司。就在他上任之日,王进恰好在半个月前生了病,请了假在家休息,没有来上班。谁知这高俅一直把往日的仇恨装在心里,打听得清楚了,于是便打定主意拿王进是问,生事报复。白虎堂上,他指责王进“抗拒官府,搪塞下官”。幸亏众人求情,王进才免了一场官司。对于这种险峻的局面,王进是心知肚明的。他看到势头不妙,回家与老母商量一番,便带着母亲远走高飞,浪迹江湖。
奔波途中,他借宿史家村,这才让史进有机会遇到他。
客观地说,能够遇到王进,是史进人生当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他拜王进为师,王进只用了大约半年的时间,就将他调教为一条真正的好汉。
史进的第二个机遇,是他遇到了花和尚鲁智深。
话说王进在史家村并没有停留太长的时间,就带着母亲,投往边关去了。后来过了不到半载光阴,史太公染疾去世,史进只好独自生活。完全没有了约束的史进,从此就完全按着自己的性情行事。他本来就不好务农,从此就更加放纵,整日里只是找人较量武艺。
事有凑巧,在离史家村不远的少华山上,恰好聚集着一伙强盗,成天里打家劫舍。为头的是三位好汉,自是武艺高强。这一日,他们来到了史家村,企图发个横财。倒霉的是,他们碰上了史进。此时的史进,当然不可与往日同时而语,他很轻松地就击退了前来侵犯的强盗。这伙强盗见史进是个武艺高强的英雄,就干脆服软,与史进结交。史进因为义气便与他们来往,进而称兄道弟。与强盗来往,这可是犯法的事。不久,他就被人告发,引来官兵围剿,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放火烧毁了庄院,伙同强盗杀出重围,逃到了少华山上。
但史进并不想落草为寇,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便执意下山,说是去寻找师傅王进。那几个人当然留他不得,他便下山前往渭州。谁知阴差阳错,他在渭州没有找到师傅,却遇到了鲁智深。
此时的鲁智深还做着提辖。两人一见面,便有了惺惺相惜之意,话语之间很是投机。只可惜史进一心想去投奔师傅,只能相别而去。后来在赤松林,两人再次巧遇,但相处的时间也不长。史进虽百般寻找,但却并没有找到师傅王进。无奈之下,他又返回少华山,安下心来落草度日。
后来的某一天,他遇到了一位叫王义的老人,得知他的女儿玉娇枝被华州太守强占,便义愤填膺,挺身而出,独闯华州府衙,想刺杀太守。不料刺杀失败,被打入死牢。幸亏鲁智深和梁山众好汉及时相救,才保全性命,上了梁山。
史进无疑是幸运的,有良师王进,有益友智深。王进不仅教他一身本领,而且影响了他的身心。王进心明眼亮,见机而作,懂得取舍进退。这些特点都可以在史进身上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史进与鲁智深的交往其实时间都很短暂,前后两次都是匆匆而聚,便匆匆而别,可算是“露水情谊”。但鲁智深的侠肝义胆、见义勇为,却深深地影响了史进,渗透到他的血脉之中。有了高强的武艺,有了侠肝义胆,史进才成为一条真正的“龙”,才可以真正地横行天下。
得遇良师益友,何其幸哉!人生若此,夫复何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