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许多有关写作的书,可是依然不能够运用自如,这是为什么呢?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中间差一个行动力。光靠想象是无法实现的,你必须把方法严格执行,才可能见到成效,而且效果未必就能达到目的,只能不断练习,其中就有一个方法,可以作为练笔的常用伎俩。
30分钟写作法。
由一个词语或者几个词语展开,形成一个故事情节,或者由一张图片进行头脑风暴,由此想出一个有关图片内容的故事或者见解。以此来训练写作,提供一个方向和参考。
一座过街天桥上面站立着一个男子,看其样子应该是在拍照,因为平时如果路过的,基本不会在此停留过多时间。我曾经在那上面眺望过夜景,也用手机拍过车流形成的线条,不过由于手机像素问题,自然比不上相机带来的震撼。
作为一名业余的摄影师,不,应该是摄影爱好者,只是学到一些皮毛,不敢以大师自居。对于摄影的喜欢大概源于给女生拍照的时候,说拍的不好看,所以才痛下心来学习拍摄。从了解最基本的相机开始,到构图,色彩,光线进行一系列的学习,终于可以拍出几张满意的照片。然后就可以有空就出去拍摄,见到特别的东西,总会有意识的停下来多看几眼,或许这就是摄影师的“痛病”吧!
夜晚跑步的人是分区域的,就像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一样,跑步有跑步的群,广场舞有自己的组织,各不冲突,共享业余生活。对于跑步的坚持,大抵要归功于上一次的马拉松比赛,半程马拉松有21公里,这是我跑过最远的距离,那天我与朋友一起报名参加,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没事就会跑上一段距离。
人好像有自己的脾性,只要你跑过半马,你就会在心里暗示自己,21公里以下的距离都不是问题,这就有点像人们跑过泰山以后,再去攀爬别的山峰,就会觉得没有什么难度,这是人的承受能力变得越来越强的缘故。
所以写作也是,只要你在有限时间内写出足够的文字,等到形成习惯后,再去尝试比他小的文章就会变得轻而易举。这也是好多人建议要多些的缘故。我们不是愁会不会改,而是写这一关过不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东西如何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只有不断试错,才可以一次次修正自己,文章才能变好。加上好的文章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后期修改,才能趋于完美。
虽然现在写的文章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但是至少能把心里想说的话写出来。人成长需要过程,写文章也需要时间,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坚持写,直到30分钟可以写出一篇有论点论据的文章。
最后分享一个检核自己每天花时间用在什么地方的方法,以此提高时间利用率,让生活不在虚度年华。那就是把你做每一件事的起始时间记录下来,写清楚用途,最后进行分析总结,坚持一周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时间变得有价值了,同时生活也变得充实了。
未来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同样是给那些善于总结的人的,希望你们的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
网友评论